【每天学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乳痈要药——蒲公英

2022-02-09 12:48:24


⊙编辑:精诚君



【蒲公英基本介绍】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公英等,田间路旁随地皆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本草新编》一言以蔽之:“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经、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消炎杀菌,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痢疾、肠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疮疡肿、目赤、肺痈、肠痈。蒲公英对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病菌有作用,现已制成注射液、片剂、颗粒剂、糖浆剂,用到感染性各科炎症,疗效显著。


蒲公英最常用于治疗妇女的乳痈肿,是治疗乳腺增生、肿痛等问题必用药。鲜干皆可食用,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也可外敷。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相关配伍】


1.对热毒所致的乳痈肿痛、疔疮有良好的效果,可单独煎汁内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它清热解毒药同用,如银花、连翘、地丁草、野菊花、赤芍等。治肺痈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热解毒药物如鲜芦根、冬瓜子、鱼腥草、桃仁、黄连等同用。


2.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在过去一般仅用于乳痈、疮肿。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发现它除了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之外,尚有利尿、缓泻的功效。不仅可用于外科疮痈,且可用治内科疾患。服配金银花、鱼腥草,可用于痰热郁肺;配板蓝根,可用治咽喉肿痛;配忍冬藤、车前草,可用治小便热淋;配决明子、黄菊花,可用治目赤肿痛;配栀子、茵陈,可用治湿热黄疸;配瓜蒌、贝母,可用治乳痈红肿;配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可用于疔疮肿毒;配夏枯草、牡蛎,可用于瘰历痰核。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饮之及封之立消。”

2.蒲公英可泻胃火,从而缓解口臭、打嗝、牙龈肿痛等扰人问题。且因其性平,可长久服用,但泻火之力不强,需要多用。但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3.《本草新编》记载:“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而无碍。”

4.《本草经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

5.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暖之良。”

6.《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7.《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8.《本草图经》中:“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9.《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白。”

10.《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疠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11.《本草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12.《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用药禁忌】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实用简方】


1.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煎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连服3~5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


2.蒲公英30克,防风、荆芥各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用于治疗、伤风。


3.蒲公英60克,鱼腥草30克。水煎加白糖。每日1剂。治疗肺痈,连服3~5日可效。


4.蒲公英30克,猪肚1个,炖熟食用。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单用研末,每服3~5克,每日3次。


5.鲜蒲公英50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连服15日。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


6.蒲公英、地榆等份。为末。每次10克,连服3日。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7.蒲公英、玉米须各60克。水煎,糖调服。用于治疗小便淋涩。


8.蒲公英30~60克。捣烂外用,用于治疗腮腺炎。


9.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煎后取汁,与绿豆60克煮熟服。用于治疗痈疱疔毒。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荆楚春播人。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医诊所备案制:解释、意义及影响分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