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惑:“气”是中医的灵魂;一切大病,皆由“脾衰” ;初春寒气伤内脏 身体六处易遭殃 ;治疗高血压取穴

2021-09-20 14:36:20

 

中医解惑:“气”是中医的灵魂

 

题记:如果不从“气”这一概念上去认识,中医的合理性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医这一传统学问,很多人将其视为迷信,因为它“没有科学依据”。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么个“迷信”的东西,竟然用其荒诞不经的理论和莫名其妙的手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医学不同于其它,那是关乎人命的事,如果不能治病早就被淘汰了。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毫无道理、的医学体系会传承数千年,甚至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必称科学的时代站稳脚跟。

  那么,问题来了:中医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现代医学总是喜欢通过各种手段在中草药里找“有效成分”,应该说这确是认识中医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把它做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则是非常可笑的。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有效成分”,也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给病人下药——中医是从四性、五味、经络归属的角度来认识中药的,而以此为依据开出的方子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今天的医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却达不到前人的水平。因此,我们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中药显然是有问题的。

  既然中药不能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对经络的认识上来入手。经络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可是用经络理论来治病就是有效,比如针灸,用银针来刺入经络的交叉点(纵为经,横为络)——也就是穴位,对一些病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浅陋之人因为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就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这是典型的无知之徒。因为针灸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效果)。这种事情外国人是解释不了的,到现在也解释不了,他们也做不到。可以肯定的是,经络里面一定有某种物质的存在,因为没有物质肯定治不了病。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神经?肯定不是,如果是神经的话早就找到了;血液?当然更不是了,经络图可不是血管分布图。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是“气”。

    二、对“气”的认识
  经络并非神经网,也不是血管,而是“气”的运行通道。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黄帝内经》是这样描述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黄帝又问:“愿闻脉度。”岐伯将人体的经络大致叙述了一下,然后说:“此气之大经隧也。”
不过这里的“气”可不是空气,而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电磁波和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并且带有能量。遗憾的是,今天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全面地认识它,以至于对针灸等传统医术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解释。可我们的老祖宗却在很早以前就用“气”的理论来解释事情了,比如《国语》中,陕西发生了大地震,“三川竭,歧山崩”,周厉王问其故,大臣伯阳父答曰:“夫天地之气,莫失其序,若失之序,民之乱矣。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有地震。”又如《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可见从自然现象到人体健康,都离不开“气”的作用。当然了,上面的两条材料只是老祖宗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事物,并不代表这种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手段确实有其预计的效果,而且用其它理论就是解释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理论要么去积极地接受,要么理性地存疑,而不能轻易地否定。

  “气”既非空气之气,那在写法上是不是也有差异呢?在古代是有的,这个字最早的见于先秦的竹简上,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既”,下面一个“火”。后来有了简化的写法,上面的“既”字只剩下右半边,像个“无”字,底下则变成四点火(俗称四点水),被称为“无火之气”。再后来,就被简化没了,统一成了“气”字。这“气”是无处不在的,远到九天之外,近到方寸之内,都有它的存在。我们人体内自然也有,经络就是“气”运行的路线。所以用银针刺入经络这种行为在西医看来全无道理,而中医看来却是目的明确:那是在影响气的运行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灵枢》中,黄帝问歧伯说:“刺之有道乎?”歧伯答:“刺此者,必中气穴。”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都说明了这一问题。可以说,针灸的全部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气”的把握。今天的医学不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又如何能解释针灸的合理性?

  和其它物质一样,气也是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性质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二性,底下还可以按不同的分法给分成诸如寒热温凉四性,或是金木水火土五性。不同的物质内含有不同属性的气,下面以药材为例来说一下。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任何一味中药都有三个基本属性:性、味、归经。
“性”是四性,寒热温凉;“味”是五味,辛酸甘苦咸,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归经”是说药性会进入某一条具体的经络。事实上这个“归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中药的根本奥秘是“气”,而不是西人所说的化学成分,因为所谓的“归经”就是中药被人吃下去以后,是要进入某条经络来发生作用的,如麻黄这味药入的是肺经和膀胱经,木通这味药入的则是心经和小肠经,独活这味药入的是肾经。进入某条经络之后,气的寒热温凉之性再发生具体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口说无凭,举几个例子吧。

             三、举几个例子

  下面从“气”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几味常用的中药。

1、 中药里有一种含有剧毒的药材,叫做附片,毒性很大,吃多了要死人。现在我们国家规定每副药方里附片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克,超过就是违法,出事就得坐牢。可在清朝末年,川西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大医家,叫郑钦安,外号郑火神,此人特别喜欢用附片,一用就是好几两(我半年前去成都的一个大药店抓药,稍带着问了一下有没有郑火神这一派的方子,伙计说刚才就来了一个,一副药里下了两百克附片)。可在他手上非但死不了人,治疗效果还特别好,这是怎么回事?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怎么也解释不了,而用中医理论来说就很简单了:附片性热,可温命门之火,让阳气上升。对很多病人来说,这阳气一升,就什么事都好办了。而这一切都是从气的角度来解释的,首先,附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升腾阳气,而“阳气”这一概念当然属于气的思想;其次,所谓“性热”,并不是说附片的温度有多高,而是它的气具有一种属性,可以让人体内的阳气升腾,所以这种属性被人形象地称为“热性”。而说来说去,也都是在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2、有一味治疗肺病用的药,叫“霜桑叶”,也就是让霜打过的桑叶。桑叶在“归经”上是入肺经,所以可治疗肺病。当然,这“入肺经”可能只是后人的比附,因为发现桑叶能治肺病而说它是入肺经,有可能是胡说。可我这里要说的是霜桑叶。桑叶让霜打过之后,在治疗肺病时效果远胜普通桑叶。这事在西医上看来有点荒唐,因为即使让霜打过,其化学成分也没有变化。中医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气的属性上来看这一问题:霜是什么时候降的?是秋天,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也就是说带有金性之气;而肺在五行的划分里也属金。被霜打过的桑叶带有金性之气,而人体的肺气也是金性的,所谓“同气相求”,霜桑叶的气自然容易进入肺,从而对肺发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3、再说一味叫做苍术的药。1955年,石家庄闹乙脑,苏联专家束手无策,急调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蒲老先生没有从西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从中医的理论去加以诊断,说这是温病,依中医之理,当用白虎汤治疗。结果药配发下去,疫情很快被解决。1956年,北京又闹乙脑了,医务人员有样学样,也用白虎汤,结果效果不理想。蒲老先生再次赴疫区诊断,说这是温病加湿症,用白虎汤只能治疗温病,却治不了这个温症,于是在白虎汤里加了一味“苍术”,结果瘟疫马上又被平息了。温病、湿症都是中医之理,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病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而白虎汤也是依中医之理开出的药方,并不是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可是它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过了,苍术这味药是用来治疗湿症的。“湿症”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太多,结果把我们的身体弄湿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没听说过哪个人的身体里面水蒸气太多。显然,这个“湿”并非指水蒸气多,而是气的一种属性。那么,怎么治呢?蒲老先生用的是苍术。

  苍术,性温,味辛。温是升阳之性,阳气一升,湿气就会被驱除,因此中医里有个名方叫“升阳除湿汤”。辛味之物所具有的气性也是可以升阳的,因为“气味辛酸发散为阳”。而更重要的是苍术的药性可以进入属于脾的经络。脾脏在中医里被称为“湿脏”,体内湿气一重,受害最严重的就是脾脏。苍术被人服下之后,具有辛温之属性的气进入属于脾脏的经络,自然就能把脾脏的湿气驱除,那么这湿症就得以解决了。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有些玄,可是别忘了,这么玄的理论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依托的。

     四、结论

  上面三个例子,我相信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能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引入“气”这个概念,它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中医里面“性温”、“五行属金”之类的基本术语,而这些正是中医用来治病的东西。不错,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对“气”这一物质进行检测,但我们是否因为没有能力检测到就要加以否定呢?显然不是的,因为认识一个事物的手段有很多种,并非只有用仪器检测这一条道(那种因为检测不到就要加以否定的做法是愚蠢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学术素养的表现。事实上中医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中医理论以“气”为出发点,从“气”的角度去指导治疗,而实际的治疗结果与其预计的结果又是一样的,其理论经得住实践效果的检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以“尚不能解释”而加以否定呢?目前还不能认识,那么继续认识就是了;目前还不能解释,等技术进步了自然就能解释,这些都不是对中医理论加以否定的理由。用已知的去否定未知的,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祖先关于“气”的论述,从气的角度去认识中医。

 

 

 

一切大病,皆由“脾衰”

 

为什么脾衰比肾虚更可怕呢?先从生命力量的动力谈起吧,通常人们认为: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其次是肾,再次是肝,因此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然而现实中许多西医医师从来就没拿着脾当回事儿,说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不知道脾不仅是全身的能量马达,同时也是杀菌灭毒的航母级消毒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脾比肾还重要。另有一些人误认为生命力量的动力是肾,这是错误的,因为只有脾分泌的物质强压给肾脏,肾脏才有力量过滤血液中的杂质。当然肾影响脾,但脾又反过来又影响肾,先天在脾,后天亦在脾,人出生后,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长到十八岁成人,也还是那么大小,始终没有变化,生长的动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给,只有年龄增长时,脾才稍稍增厚,到五十岁时,我们的脾内已经呈蜂窝状,其中已无实质——能量了。如果将脾再次填实,肾水自然就会升入头部,人就有回到年轻时期的感觉。脾与肝相辅相成,脾也存血。脾切除之后,肝失去了脾的滋润,肝脏就会暴裂,人也就会全身没劲儿,常患血毒疾病,皮肤上总起疙瘩。细心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出生落地时,哭的声音特别响亮,音讯可以传得很远,为什么能够音讯可以传得很远呢?其主要力量就是源于脾。


脾衰会有哪些现象呢?像头部五官不清,视力下降,眼球内玻璃体混浊,眼球内热、涩,眼球在运转时觉得空、晕,眼球胀,这些都是脾衰所致。头胀、大脑发空、昏沉、困乏,根在后脑,也可说是脾的问题。脾衰则力不从心,记忆力差,思维与反应迟钝。头晕的源头在于后脑发空,浅层次明着是脾的问题,深层次暗中则是肾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脾衰的问题,后脑所表现的症状和感受才能明显好转。脾衰时,全身瘫软无力,患者又说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误认为是阑尾炎。脾衰的严重程度盛于心衰,病情发展隐蔽,变化微小,由于检查不出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即使是在病情恶化时,也难以找到实质上的证据。 脾衰严重时看文字只看到两行,大脑就会极度疲劳,接着就昏睡过去;与人交谈,只听到一、二分钟,大脑就会一胀,随即大脑一片空白,对方谈什么,全然没听见,紧接着昏昏沉沉、疲劳至极。因此脾衰比肾虚更可怕。


脾有病,人就废了一半,脾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功能状态,脑衰,其暗中是脾的枯竭;肾枯竭的背后也是脾衰,因此脾衰比肾衰更可怕,因此脾比肾还重要!肾有问题影响脾——脾出了问题直接就影响到肾。心脏衰竭的背后也是暗中的脾衰,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许多人都听过“虚不受补”这个词,其实“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肾水足则脾有力量,寒湿就不存在;肾水亏则脾衰,则形成寒湿;脾脏湿,肾脏燥,最终演变成心寒、脾寒、胃寒、肝寒、肾寒和脑衰。


脾衰,人会挺不起胸,在两乳为一水平线处塌陷;牙齿连根脱落,嚼食物时没有力,就在于脾衰没力气;关节疼,是脾肾衰老,不平衡所致。


脾衰在平时体会不出来,用手法检查时,只要一推动脾的能量,全身的虚损就会暴露出来——眼球鼓,头晕,全身乏力,下肢没劲,数日才排便一次;睡眠时,经脉与络脉没有力量。大脑的问题益在远程治疗,距离大脑越远,神经就越敏感,反射的速度越快,疗效也就越明显。


心肝脾肾既是相通相连的,又是互相制约的。脾衰源于“一脏器衰,另一脏器同样也衰”。在一定特定的环境下,五脏互相帮助,互相制约,互相依赖,又各自保养,反之则形成枯竭。


脾真空能是暗的真空能量,不明显表现出来,难以被人们发现。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癌等源发于脾被暗的真空能量所焚而至脾焦;若要将肾水输送到胰腺,需要一年的时间方能到达,而实际上患者此时早已经没有提升的能量了。治疗时,要抓住一脏,其余为辅,以主要的脏器带动其他脏器,心肝两个脏器就要加大能量推动循环。


在损伤中,惟有脾的损伤最残忍。脾膨胀(脾大)究竟能到何种程度不好说,因人而异。脾损伤大了,五脏六腑下垂,需要往上提气,不然损伤者也就卧床倒下了。


脾继续增厚,增厚的状况又无法具体准确地测量。脾大压迫得人喘气困难、行动不便,但却没有脾衰躺下的症状。脾增大是由于脾在吸收能量的同时,向外代谢气体泡沫的通道被堵塞所致。


脾大患者的脾已不同于正常人的脾,已没有功能,必须人为地疏通,慢慢地进行;只要一动,人就会感到虚,只要有虚就会有反应;再看看肝有什么变化,是否有问题,疏通心肾;在上腹肌肤下八寸深的任脉上,两个并列穴位是个堵塞的锁,此点打通才能做到上下贯通。现实情况是,脾虽然也有些力量,但这是虚的,不是实的。


脾其实并没有实质性增大,脾实际很小,脾内组织间充满了气体泡沫,逐渐通过置换,可以将气体排出来。脾大的产生因人而异,不是都增大,这说明脾大者是脾先天不健全。脾若没反应,就是它被真空能烧坏,脾只能松弛,烧坏死性,再也不能回缩产生反应,若是这种情况,用什么办法都已无效了,凡关系到脾的问题则不能轻易动手。


治病本身很难,原则是要顺势利导;排毒之后,遗留下的损伤更是难以治疗,要顺其自然,不能强人所难。其他的脏器损伤,如肝硬化、经治疗后的肝纤维化、胃溃疡等经过三至四年时间的休养可以恢复,因为脏器自身具有再生能力;人体五脏六腑中,只有胰腺没有再生能力!因而遗传病谁也解决不了。

题记:如果不从“气”这一概念上去认识,中医的合理性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医这一传统学问,很多人将其视为迷信,因为它“没有科学依据”。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么个“迷信”的东西,竟然用其荒诞不经的理论和莫名其妙的手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医学不同于其它,那是关乎人命的事,如果不能治病早就被淘汰了。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毫无道理、的医学体系会传承数千年,甚至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必称科学的时代站稳脚跟。

  那么,问题来了:中医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现代医学总是喜欢通过各种手段在中草药里找“有效成分”,应该说这确是认识中医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把它做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则是非常可笑的。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有效成分”,也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给病人下药——中医是从四性、五味、经络归属的角度来认识中药的,而以此为依据开出的方子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今天的医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却达不到前人的水平。因此,我们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中药显然是有问题的。

  既然中药不能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对经络的认识上来入手。经络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可是用经络理论来治病就是有效,比如针灸,用银针来刺入经络的交叉点(纵为经,横为络)——也就是穴位,对一些病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浅陋之人因为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就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这是典型的无知之徒。因为针灸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效果)。这种事情外国人是解释不了的,到现在也解释不了,他们也做不到。可以肯定的是,经络里面一定有某种物质的存在,因为没有物质肯定治不了病。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神经?肯定不是,如果是神经的话早就找到了;血液?当然更不是了,经络图可不是血管分布图。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是“气”。

    二、对“气”的认识
  经络并非神经网,也不是血管,而是“气”的运行通道。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黄帝内经》是这样描述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黄帝又问:“愿闻脉度。”岐伯将人体的经络大致叙述了一下,然后说:“此气之大经隧也。”
不过这里的“气”可不是空气,而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电磁波和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并且带有能量。遗憾的是,今天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全面地认识它,以至于对针灸等传统医术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解释。可我们的老祖宗却在很早以前就用“气”的理论来解释事情了,比如《国语》中,陕西发生了大地震,“三川竭,歧山崩”,周厉王问其故,大臣伯阳父答曰:“夫天地之气,莫失其序,若失之序,民之乱矣。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有地震。”又如《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可见从自然现象到人体健康,都离不开“气”的作用。当然了,上面的两条材料只是老祖宗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事物,并不代表这种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手段确实有其预计的效果,而且用其它理论就是解释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理论要么去积极地接受,要么理性地存疑,而不能轻易地否定。

  “气”既非空气之气,那在写法上是不是也有差异呢?在古代是有的,这个字最早的见于先秦的竹简上,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既”,下面一个“火”。后来有了简化的写法,上面的“既”字只剩下右半边,像个“无”字,底下则变成四点火(俗称四点水),被称为“无火之气”。再后来,就被简化没了,统一成了“气”字。这“气”是无处不在的,远到九天之外,近到方寸之内,都有它的存在。我们人体内自然也有,经络就是“气”运行的路线。所以用银针刺入经络这种行为在西医看来全无道理,而中医看来却是目的明确:那是在影响气的运行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灵枢》中,黄帝问歧伯说:“刺之有道乎?”歧伯答:“刺此者,必中气穴。”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都说明了这一问题。可以说,针灸的全部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气”的把握。今天的医学不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又如何能解释针灸的合理性?

  和其它物质一样,气也是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性质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二性,底下还可以按不同的分法给分成诸如寒热温凉四性,或是金木水火土五性。不同的物质内含有不同属性的气,下面以药材为例来说一下。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任何一味中药都有三个基本属性:性、味、归经。
“性”是四性,寒热温凉;“味”是五味,辛酸甘苦咸,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归经”是说药性会进入某一条具体的经络。事实上这个“归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中药的根本奥秘是“气”,而不是西人所说的化学成分,因为所谓的“归经”就是中药被人吃下去以后,是要进入某条经络来发生作用的,如麻黄这味药入的是肺经和膀胱经,木通这味药入的则是心经和小肠经,独活这味药入的是肾经。进入某条经络之后,气的寒热温凉之性再发生具体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口说无凭,举几个例子吧。

             三、举几个例子

  下面从“气”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几味常用的中药。

1、 中药里有一种含有剧毒的药材,叫做附片,毒性很大,吃多了要死人。现在我们国家规定每副药方里附片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克,超过就是违法,出事就得坐牢。可在清朝末年,川西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大医家,叫郑钦安,外号郑火神,此人特别喜欢用附片,一用就是好几两(我半年前去成都的一个大药店抓药,稍带着问了一下有没有郑火神这一派的方子,伙计说刚才就来了一个,一副药里下了两百克附片)。可在他手上非但死不了人,治疗效果还特别好,这是怎么回事?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怎么也解释不了,而用中医理论来说就很简单了:附片性热,可温命门之火,让阳气上升。对很多病人来说,这阳气一升,就什么事都好办了。而这一切都是从气的角度来解释的,首先,附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升腾阳气,而“阳气”这一概念当然属于气的思想;其次,所谓“性热”,并不是说附片的温度有多高,而是它的气具有一种属性,可以让人体内的阳气升腾,所以这种属性被人形象地称为“热性”。而说来说去,也都是在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2、有一味治疗肺病用的药,叫“霜桑叶”,也就是让霜打过的桑叶。桑叶在“归经”上是入肺经,所以可治疗肺病。当然,这“入肺经”可能只是后人的比附,因为发现桑叶能治肺病而说它是入肺经,有可能是胡说。可我这里要说的是霜桑叶。桑叶让霜打过之后,在治疗肺病时效果远胜普通桑叶。这事在西医上看来有点荒唐,因为即使让霜打过,其化学成分也没有变化。中医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气的属性上来看这一问题:霜是什么时候降的?是秋天,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也就是说带有金性之气;而肺在五行的划分里也属金。被霜打过的桑叶带有金性之气,而人体的肺气也是金性的,所谓“同气相求”,霜桑叶的气自然容易进入肺,从而对肺发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3、再说一味叫做苍术的药。1955年,石家庄闹乙脑,苏联专家束手无策,急调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蒲老先生没有从西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从中医的理论去加以诊断,说这是温病,依中医之理,当用白虎汤治疗。结果药配发下去,疫情很快被解决。1956年,北京又闹乙脑了,医务人员有样学样,也用白虎汤,结果效果不理想。蒲老先生再次赴疫区诊断,说这是温病加湿症,用白虎汤只能治疗温病,却治不了这个温症,于是在白虎汤里加了一味“苍术”,结果瘟疫马上又被平息了。温病、湿症都是中医之理,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病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而白虎汤也是依中医之理开出的药方,并不是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可是它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过了,苍术这味药是用来治疗湿症的。“湿症”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太多,结果把我们的身体弄湿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没听说过哪个人的身体里面水蒸气太多。显然,这个“湿”并非指水蒸气多,而是气的一种属性。那么,怎么治呢?蒲老先生用的是苍术。

  苍术,性温,味辛。温是升阳之性,阳气一升,湿气就会被驱除,因此中医里有个名方叫“升阳除湿汤”。辛味之物所具有的气性也是可以升阳的,因为“气味辛酸发散为阳”。而更重要的是苍术的药性可以进入属于脾的经络。脾脏在中医里被称为“湿脏”,体内湿气一重,受害最严重的就是脾脏。苍术被人服下之后,具有辛温之属性的气进入属于脾脏的经络,自然就能把脾脏的湿气驱除,那么这湿症就得以解决了。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有些玄,可是别忘了,这么玄的理论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依托的。

     四、结论

  上面三个例子,我相信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能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引入“气”这个概念,它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中医里面“性温”、“五行属金”之类的基本术语,而这些正是中医用来治病的东西。不错,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对“气”这一物质进行检测,但我们是否因为没有能力检测到就要加以否定呢?显然不是的,因为认识一个事物的手段有很多种,并非只有用仪器检测这一条道(那种因为检测不到就要加以否定的做法是愚蠢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学术素养的表现。事实上中医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中医理论以“气”为出发点,从“气”的角度去指导治疗,而实际的治疗结果与其预计的结果又是一样的,其理论经得住实践效果的检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以“尚不能解释”而加以否定呢?目前还不能认识,那么继续认识就是了;目前还不能解释,等技术进步了自然就能解释,这些都不是对中医理论加以否定的理由。用已知的去否定未知的,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祖先关于“气”的论述,从气的角度去认识中医。

 

 

初春寒气伤内脏 身体六处易遭殃

 

 中医认为:“寒是万病之源”,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寒作为冬季和初春的主气,在气温较低或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寒邪而致病。

  张晋表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作为人体的“太阳”,是各器官的能量来源,失去了它,就等于缺少了能量的补给与滋润,人就容易生病,甚至早亡。简单说,人体阳气的盛衰标志着人体生理功能的强弱程度。一旦寒邪伤阳,人体便会火力不足,虚弱无力,就像发动机缺少了机油一样,很难正常运转,出现一派凋零的“寒象”,气机凝滞郁结。

  “寒”分为内寒和外寒,寒邪会使机体处于凝滞状态。内寒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多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睡眠差、食欲不佳等;外寒是由于外界寒气侵犯机体,使体内气机受阻,运行缓慢,比如日常生活中常吃冷饮、常吹空调、冲凉浴、吃各种不合时令的食物等,都是导致体寒的常见原因。

  一旦寒邪入体,会有两种发展趋势: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会逐渐发展为寒性体质,通常表现为手脚冰凉、格外怕冷等;对于体质健壮、阳气充足的人来说,其体内正气会与外寒进行强烈斗争,正气胜则寒不侵体,反之,则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生病,比如常见的关节寒、脾胃寒、女子宫寒等。

  风助阵,春寒更猛

 与冬季的“干燥寒冷”相比,有一种“寒”很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春寒”。

  民间俗谚说:“惊蛰刮北风,从头再过冬。”眼下,正值开春,万物复苏,阳光和煦的中午更是有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然而一到傍晚,气温明显降低,会带来又湿又冷的春寒。老话说得好,“反了春,冻断筋”。张晋表示,之所以要警惕初春之寒,主要是因为风为春季主气,而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故中医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也就是说,春寒在风邪助阵下,较之冬寒会来得更猛,很容易导致老年人血压明显升高,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孙其伟提醒,春季防寒与冬季单纯的穿暖略有不同,而是强调一个“捂”字,即不要着急换装。一方面,老年人和孩子在春季不要着急摘掉帽子、手套,脱掉厚袜子,否则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另一方面,女士不要太早换上薄衣薄裙和单鞋。如果实在需要“凉爽”,可在中午或天气特别暖和时适当穿薄点儿,阴天及早晚时分则要尽量保暖。

 寒入身,六处遭殃

 寒邪侵入人体,停在体表,会导致伤寒、感冒、发烧等小病,可一旦进入体内脏腑经络,就会引发多种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以下六处,受寒困扰痛苦不堪。

  胃寒。“胃病者十有六七都是胃寒。”张晋建议,为防止寒入肠胃,冬季和初春应尽量不喝冷饮,宜常喝温水。还可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如鸡肉羊肉、栗子、山药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温补肠胃的药物,如干姜黄芪当归等。中脘穴(肚脐直向上4寸处)有调理消化系统、行气活血的功效,每天用电热宝放在中脘穴暖半小时,可改善脾胃虚寒所致的消化性溃疡、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脾寒。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运输,从而滋养全身。孙其伟介绍,脾最怕贪饮寒凉或由于保暖不当导致的脾寒,寒湿困脾则损伤脾阳,表现为腹胀、胃口差、嘴里没味、身体沉重、容易疲劳等,女性还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要少食寒凉,适量多吃胡萝卜、芡实、板栗红薯、香菇等有助健脾的食物。另外,按摩三阴交穴(足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以局部发酸感为度,有助于健脾除湿。

  宫寒。子宫堪称女性体内最怕冷的器官,很容易成为寒邪的首选攻击目标,引发月经异常、下腹疼痛、痛经等不适。此外,中医认为,女性体质属阴,受寒后极易出现肾阳不足,使得阴寒内盛、肾阳虚损而致胞宫失于温煦,出现“宫寒”。若生活中再不注意局部保暖,更是雪上加霜,严重者可导致排卵异常、受孕困难,甚至不孕不育等。

  张晋表示,治疗宫寒关键在于暖宫。首先,按涌泉。经常按摩涌泉穴(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可固护阳气、预防宫寒。其次,用刮痧板刮拭腰骶部、腹部及小腹至发红发热,也是治疗宫寒的好办法,每3天做一次。平时要少吃冷饮等寒凉之物,建议多吃黑芝麻核桃、枣、花生、红糖、阿胶等益气暖宫、暖身补血的食物。

  关节寒。冬季和初春,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气,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老寒腿”加重的情况,腰和腿像被冰包裹着一样,酸麻冷痛,活动不便,影响生活。张晋表示,寒冷易致气血阻滞不通、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因此冬季和冬春之交一定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平时如果感觉疼痛,也可蘸醋或酒搓擦疼痛部位,或用当归、川芎红花、生甘草、羌活、花椒等药材加适量水(比例为1:10)煮开后将药液倒入盆中,每晚睡前用此药液(40摄氏度左右)泡腿半小时,可起到活血化瘀、驱寒止痛的作用。

 

 

治疗高血压取穴

 

一、高血压病


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症,中医为肝阳上亢,也就是中风之前驱症。


病因:有生理,有病态,有遗传,有,有心脏病,有性欲过度,有暴怒气郁,有烟酒过度,总起来说就是阴虚肝旺,水不能涵木所致。


症状:头晕目眩,呼吸急促,轻者脉搏徐缓有力,重者脉现洪大或弦硬,即现头重脚轻。


治疗:调整全身之血行,降低其血压为目的。即滋阴平肝,降火之法。重者先用锋针,刺百会及四畔出血,后刺手足十二井或手足十宣出血。轻者不用出血,只用毫针针之。


取穴方


1.百会,风府,曲池,足三里,阳陵泉,行间。


2.合谷,内关,神门,三阴交,太冲。


3.风池,天柱,大杼,绝骨,昆仑。


4.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


护理:戒除烟酒,不吃辛辣油腻食物,食清淡,避免烦恼气怒、剧烈运动和节制性欲。


预后:易发脑出血的危险,对、心脏病或遗传性者针灸微效或无效,此外多良。


个人经验左右血压相差悬殊,易发脑出血。中医为中风中脏,昏迷不语,不省人事,四肢瘫痪,痰声漉漉,遗尿。中腑,神志清醒,左瘫能言语,右痪多不能语,二便失常。中经,语言正常,半身麻痹无力或行动困难,饮食二便正常。中络,口眼斜歪,漏水塞饭,四肢饮食二便正常。


二、高血压症


病因:禀性偏急,事务劳心,常起暗火,大便燥结;精明强干,劳心过度,饮食不节,怒动肝火,常患头痛目眩;再因外事或精神刺激,疲劳紧张,引起肝火逆上。


症状:饮食停滞,胃口不行,大便燥结,心中时常发热,自觉有气上冲,头痛眩晕,夜不成眠,肢体渐觉不利,言语迟钝,其脉左右皆弦硬而长。


诊断:左关脉弦硬而长者,肝胆之火上升。右关脉弦硬而长者,胃气不降而逆行,又兼冲气上冲。实际是阴分有亏损,因而脏腑之气化有升无降,乃是血随气升,遂至充塞于脑,此《内经》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厥症。


个人经验:凡觉大拇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有时不用,或肌肉蠕动者,3年之内当有中风之可能。


治法:调气血,降厥逆,理肠胃,滋阴以和阳,俾升降平衡,血行恢复。


(一)处方


1.水沟,神庭,百会,强间,风府,大椎,至阳,命门,长强。


2.天突,膻中(灸),中脘,关元,天枢,气冲,承山。


3.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行间。


4.人迎,天柱,大杼,昆仑,至阴。


5.失眠多梦的,心俞,肝俞,肾俞,大陵,复溜。


6.四总,曲泽,委中,刺太阳出血。


7.刺手足十二井或十宣出血。


8.恐怖,头重脚轻者,神门,少府,涌泉,然谷。


9.心悸不安者,曲池,合谷,神门,内关。


10.心乱无主者,百会,神门,巨骨,心俞。


11.饮食停滞,三脘,气海,对天枢,内关,足三里。(老十针)


12.大便燥结,大横,足三里,阳陵泉,丰隆。


临床实践有特效之穴位介绍:


行间穴:有降高血压之能。


内关穴:降低压最佳。


(二)穴位解释


1.百会穴:是督脉之穴位,一名“维会”。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又是“头气之街”。配风府为脑海,性能调气血,降逆气,醒脑安神。凡头晕目眩,中风失语,昏迷,取之无不奏效。


2.风府:是督脉之穴,是足太阳、阳维、督脉之会。有祛风邪,通窍络,泄火气之功。


3.强间:百会与风府之中取之。治高血压,颈项强痛。


4.大椎:是督脉之穴,别名“百劳穴”。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性属纯阳主表,能疏导三阳表邪,通一身之阳气,清心宁神。治颈椎病及眩晕、昏迷有特效。


5.至阳:是督脉之穴。《黄帝灸法》治疗中风,目不能视,四肢重痛。


6.命门:一名“精俞”。男子藏精,女子蓄血,元气之本。有培元补肾,筋舒和血之效。


7.长强:是督脉之穴,是足少阴、少阳之会,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通调督脉。治脊髓空洞,起作倾倒,且为治疗痔疮之特效穴位


8.四畔:又名“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位置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针2至3分深,也可刺出血,它是治疗头风目眩,有清热、降逆之奇功。


9.十宣:是经外奇穴,针1至3分或点刺出血。有清热,化瘀,醒脑开窍之功。


10.手足十二井:是十二经手足三阴三阳的起点或终点穴位。针1至3分或点刺出血,有清醒脑府,降逆通窍的作用。为急救之重要穴位。


11.水沟:是督脉之穴位。又名“人中”。有苏醒厥逆,清神志,能调阴阳之逆气。


12.神庭:是督脉之穴,为督脉与足太阳、阳明之会。《甲乙经》谓禁针。《儒门事亲》谓凡针此勿深。多年临床实践,可针2至3分。对头痛、眩晕兼恶心有效。


13.天突:是任脉之穴,是阴维、任脉之会。能调五脏之气,镇逆降痰,不能言。


14.膻中:是任脉之穴,是手太阳、少阳、足太阴、少阴、任脉等五脉之会。又名“上气海”,为心之募穴,《难经》曰:“气会膻中”。可浅刺3至5分。有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之效。


15.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之穴,是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内部中为延髓,禁深刺。治头痛目眩、耳鸣,可以祛风清热,明眼,且能解表。


16.天柱:为足太阳膀胱之穴。治头痛,眩晕,项强,有祛风邪,通络舒筋的作用。


17.大杼:是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之腧穴,是手足太阳、少阳之会,督脉之别络,八会中之“骨会大杼”。是治疗颈椎病,头晕项强之常用穴。


18.人迎:是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足阳明、少阳之会。《甲乙经》谓禁矣。《气府论》注:刺可入4分,不宜过深。治瘰疬,气瘿,喘息,高血压。


19.肩髃:是手阳明大肠经之穴,是手阳明、阳跷之会。有疏散风湿,清泄阳明气火,通利关节及降逆的作用。


20.曲泽:是手厥阴经之合穴。有清心火,除血热,镇痉挛之效用。


21.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它的性能是走而不守,擅能宣气行血,亦清血热。


22.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为“筋之会”。有舒筋利节之功,清肝胆热之效。


23.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有清血泄热,舒筋通络,祛风湿,利腰膝作用。又是四总穴之一,“腰背委中求”。


24.绝骨: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八会之一“髓会绝骨”。能泻胆经之火,清髓热,驱经络之风湿。


25.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用以理气,健腰强肾,专治足跟痛。


26.复溜:为足少阴肾经之穴。有滋阴,温肾,充髓壮骨作用。对肾虚眩晕有效。


27.气街:是足三阴冲要之穴,所以又叫气冲。配合足三里,为水谷之海,为阴阳总宗筋之会。有舒宗筋,散厥气,和营血作用。


28.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对头痛,眩晕,目痛有效。


29.行间:为足厥阴肝经之穴。有泄肝火,凉血热,治眩晕之功。


30.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之原穴。有清熄肝火肝阳,疏泄下焦湿热功用。为治头痛,牙痛,眩晕,小儿惊风不可少的穴位。


31.太阳:为经外奇穴。在眼小眦后1寸,针3至5分,不可深刺。也可点刺出血。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牙痛等症。


32.云门:为手太阴肺经之穴。针3至5分深,灸5壮。《甲乙经》云:“不可刺太深,令人逆息。”有清宣上焦,疏调肺气之效。


33.期门:为足厥阴肝经之穴,是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期门穴不可深刺。其下右侧为肝的右叶前缘,左侧为横结肠及胃底,故不宜深刺。有化痰消瘀,平肝利气,通调经气之用。


34.章门:为足厥阴肝经之穴,是脾之募穴,八会之一“脏会章门”。章门穴不可深刺,因其下右侧为肝右叶前缘,左侧当脾下方。为厥阴、少阳之会。有散五脏之寒气,化中焦之积滞的作用。


35.京门:为足厥阴肝经之穴,是肾之募穴。内部有肾脏及结肠,不宜深刺。有温肾寒,导水湿,降逆作用。


36.少府:是手少阴心经之穴。有开心窍,清神志,泄邪热之功。


37.巨骨: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有降逆,定喘之效。


38.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有清肾热,降阴火,宁神志,苏厥逆之功效。又是保健之穴。


39.然谷:是足少阴肾经之穴。有退肾热,疏厥逆,又具补肾滋阴之效。

 

 

动磁经络养生馆:什是真正的中医?什么是上医?什么是医学之道?上承国术之道,下秉病患之苦,以内经等古典为师,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本,传播和践行绿色、自然、健康、治未病、天人合一的中医生活理念!并吸取现代医学的精髓,互补长短,以践行治病救人之本分。欢迎你走进我们,让我们一起真正了解中医的博大魅力!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

四、最专业的微信群:专家交流,专业行业人士,中医爱好者等各种微信群,'搭设中医传播之桥,动磁经养生馆个人助理微信:dalianguoqiang,添加助理个人微信后,可以提交入群申请。

五、免费和自费学习中医,提交详细个人简历,有学习决心,推荐专业老师。

六、动磁经络养生馆随喜捐赠支付宝会员名:中医民间文化,微信号:dalianguoqiang,捐赠的费用将用于中医公开课、论坛、交流会的场地和茶水费,公开透明。

【中医合作】

欢迎各传统文化相关、中医相关机构、社团相关的机构咨询合作;

【深入交流】

如果你是铁杆的动磁经络养生馆粉丝,可以致电15840941188或者关注我们的相关活动信息,进行探讨交流;

【投稿探讨】

您也可以邮件联系我们:33883797@qq..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