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62天|方剂学01 第一章 绪论

2022-03-29 08:28:46

——最有活力的中医学生社区——


方剂学 第一章  绪论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删]。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


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情定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方剂”一词,最早出现南北朝前后。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2.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


医家

代表作

主要成就

战国—秦汉

《黄帝内经》

*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载方13首[内经十三方];

*提出“治病必求于本”;“三因制宜”;“君臣佐使”组方理论。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载方283首;首创病证分类。

汉·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

东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

*所载单方510首,复方494首;

*特点→[简便廉效]。

齐·龚庆宣

《刘涓子鬼遗方》

*最早的外科方书。

唐·孙思邈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唐·王焘

《外台秘要》

*对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进行整理。

宋·唐慎微

《证类本草》

*首开本草附列医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

*第一部中成药典。

明·朱橚

《普济方》

*载方最多[6万余]的古代医书。

金·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

*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 , 开方论之先河。

明·吴昆

《医方考》

*第一部方论专著。

清·汪昂

《医方集解》

*首开综合分类方剂。

【真题】[2007.40;2012.43;2014.43]


二、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1.治法的概念: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体现为“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共同组成了“以法统方”。


3.“八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吐、温、清、消、补八法尽之。”


*【汗法】: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和法】:和解,调和→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

*【下法】:泻下、荡涤、攻逐→停留在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袪邪除病。

*【吐法】:涌吐→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从口中吐出。

*【温法】: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

*【清法】: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清除里热之邪。

*【消法】: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补法】: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三、“七方”、“十剂”、“八阵”。


“七方”

*始于《内经》;

*七方之名首见于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十剂”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

【注→十剂】

*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八阵”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注→八阵】

*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

【真题】[2007.130;2008.53;2009.43;2009.151;2010.30;2012.151;2013.43;2013.151;2016.152]


四、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


1.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


2.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其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联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更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适用于比较复杂的病证。


3.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一套潜药组方的理论。


五、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在遣药组方中的具体运用。


1.配伍目的:

①增强药力;

②产生协同作用;

③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

④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⑤控制药物毒副作用。


2.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

【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

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以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

①引经药;②调和诸药。


3.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在遣药组方中的具体应用:

在遣药组方时并没有固定模式,既不是每一种意义的君、臣、佐、使药都必须具备,也不是每一味只任一职,一般来说,君药的药味较少,而且不论何药作为君药时用量比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这是一般情况下对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


遣药组方既要针对病机考虑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又要按照组成的基本结构要求将方药组合成一个主次分明、全面兼顾的有机整体使之更好的发挥效果。


至于“以法统方”和“君臣佐使”理论的关系,前者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保证方剂针对病机、切合病情需要的基本前提;后者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和形式,是体现治法、保证疗效的手段。


六、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


1.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

①药味加减的变化;

②药量增减的变化;

③剂型更换的变化。


2.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

①药味加减的变化: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其加减运用的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必须指出,在此所指的药味加减的变化,是指在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方中次要药物,以适应变化了的病情需要,即我们常说的“随证加减”。


②药量增减的变化: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方剂中用量比例的变化还会改变方剂和配伍关系,从而可能改变该方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药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是单纯药力的改变,也可以是随着组成配伍关系的改变而功用、主治发生改变。

③剂型更换的变化:中药制剂种类多,各有特点。由于剂型不同,在作用上也有区别。


七、常用剂型的概念[删]、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1.【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特点→优点】: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具体病变阶段的特殊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病情较重或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特点→缺点】: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也不便于携带。


2.【丸剂】:将药物研成细分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


【特点】: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携带。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

【适用范围】: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


①【蜜丸】:将药物的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特点】:其性质柔软,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

【适用范围】:慢性病,虚弱疾病,需长期服用者。


②【水丸】:将药物细粉用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黏合剂制成小丸。

【特点】:水丸较蜜丸崩解、溶散的快,吸收、起效快,易于吞服。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


③【糊丸】: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小丸。

【特点】:黏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


④【浓缩丸】: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它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

【特点】: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


3.【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亦可直接吞服。

【特点】: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及携带。

【适用范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4.【栓剂】: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一定形状固体制剂。

【特点】:通过直肠黏膜吸收,既可减少对肝的毒副作用,还可避免胃肠液对药物的影响及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适用范围】多用于肠道。婴幼儿直肠给药较为方便。


——内容来自《中综知要》——


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往期总目录

●内容说明:审核/青橘编辑部,编辑/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系青橘校园原创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qingjuzhongyi.com,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笔名+单位,附加生活照(非必须)和一句话介绍自己,请勿一稿多投。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往期考点总目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