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怎么样?解析发展心理学视角

2020-10-05 12:05:41

因为自己想做面向年轻人的娱乐类产品,最近在学心理学。

总入门,推荐网易公开课上的耶鲁大学Paul Bloom《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各个分支和大部分主流学派都有讲到,老师又风趣。

因为要懂青春期小朋友心理,就读了《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经典教材,但不太有趣,笔记更是难产,这篇写了快一星期。

因为内容较多,目测发展心理学系列要写三篇左右读书笔记。
很多人会直接看报告或分析文章,以更捷径的方式达到“懂孩子”。

看完书后我开始发现,科技在更新,数据在激增,具体行为随着变。很多人想知道95后“新特征”,可所谓旧的、人的核心心理行为框架,自己可能并不清楚。

而这些,20年前的教科书已经写的很明白。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系统学习元知识,形成方法论框架,或许更有用。
人这一辈子总有几段世界崩塌的时期,青春期就是其一。不稳定就会产生需求,会有很多产品机会。
 
95后小朋友都有啥心理特征:
1.   消极情绪激增,悲伤逆流成河
自己初中深度迷恋郭敬明和安妮宝贝,爱用奇怪的繁体字写很矫情的话比如(_莣鋽メ濄麮,45°角仰望星空,觉得我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非主流胖少女一只(掩面…)。
 
后来看书才发现,我简直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典型样本,没一丁点特殊,哎白傲娇好几年。
 
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转变时,个体达到性成熟,开始寻求成人认同感。消极情绪急剧增加,自尊心在9~20岁明显下降。

导致自尊心下降主要有3个深层因素:
①   发现自己不优秀
      年龄较大的儿童对自我的看法趋于现实,升初中后竞争越发激烈,取得好成绩变得困难;老师从鼓励努力过程,变成强调结果(重视成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在某些能力上并不特别优秀。
②   性成熟
   身体变化带来心理焦虑。女孩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表越发不满意(影视剧的娇美瘦弱女性形象引导审美),男孩会因为得不到女孩放心而受挫。
③   亲密关系矛盾升级
  亲密朋友的友谊质量是影响青少年自我赞许的最重要因素。

他们理想的友谊状态是:同伴相互喜欢、帮助、信任,分享私密的想法和情感;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为自己辩护,忠诚,能给自己亲密的情感支持。

随着“自我”认知的觉醒,急切的寻求承认认同感,但又意识到现实的自己并没有足够能力获得一切,青春期孩子会和家庭、学校产生冲突。

女孩对同龄玩伴、家庭、男朋友的关系状态更敏感,与他人的争执更容易让她们产生困扰,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基于以上特性,可能形成的亚文化圈层:
①   基于学业能力分层
   吊车尾嘲笑好学生,老师的偏袒加重这种分歧。学习成绩永远是青少年绕不开的话题。
②   基于身体外貌分层
   爱美和喜欢情情爱爱的女孩们聚在一起聊韩剧和减肥,不爱打扮一心学习的女生们对此嗤之以鼻,往返于各个辅导班。
③   基于运动能力分层
   高大帅气的男生开始打球吸引女生,形成以体育甚至暴力构成的小群体,坏坏的“痞子”文化。另一部分会是比较弱势的文弱书生。
④   基于社交能力分层
   一呼全班应的领袖型小朋友开始出现,易暴躁、较难控制自己的小朋友开始被疏离;更多中间态小朋友,也在想获得更亲密的社交关系。网络提供了按兴趣区分的同伴寻找渠道,形成网上网下不同的社交表现。
   很多教育公司都想做自媒体,但除了课程活动不知道发什么。从如上6个方向入手,肯定不会犯错。

   UGC平台,组织以上相关的活动,更可能能引起高共鸣和参与度。

   至于PGC,看看《小时代》都踩中了青少年哪些点:
1
 帅哥美女
   对外表的追求,是争夺生育优先权的结果。青少年处在性发育关键期,对身体和外表的关注度甚高。影视剧演员和服装必须美艳、求爱场景必须浪漫。
2
   友谊的小船是人生头等大事
 故事一直围绕几个人乱七八糟的友谊纠葛展开,对于成年人来说,剧中错综复杂又过分戏剧化的撕逼大战可能让你觉得太假了根本看不下去,可就是这种剧情稳稳拿下了18岁以下文创市场。

林萧:怎么撵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忠诚模范;

顾里:有钱就给好朋友随便花的付出模范;

顾源:不管你如何伤害我都永远懂你的心的男友模范。

这正是小朋友最敏感的神经,影视作品带来共鸣: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为朋友关系困苦,而且他们比我撕得激烈多了,最后的happy ending也让人期待生活中的矛盾也都会化解的。
再分析个我大爱、堪称改变了我人生轨迹的动漫——《火影忍者》。
1
   年少的孤独和叛逆
   完美的自我认知遇到现实,发现自己不优秀。失落和无助感爆棚。
2
   友谊第一
   为了团队,为了朋友,我可以无条件信任并牺牲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这是青少年最理想的友谊。
3
   迷茫时期的价值观引导
在自我和生活矛盾激化时期,极其需要人生导师,《火影忍者》的主人公刚好是同龄人,在二次元世界里有一样的自我怀疑和迷惘问题。

传递出的热血价值观,让已经24岁的我看片子依然感动到哭。举几个例子:

佐助说:
修行缓慢,但必须。
一口气做不了500个俯卧撑的话,就跳绳1200下……不能连续跳1200下的话,就踢木桩2000下……

李洛克:拖后腿的靠自己的努力打败天才。

……

不行了都给我让开,我又要燃了!


2.自我认知混乱
不好意思,第1点特征有点长……下面是第2点.

青春前期,在不同关系条件下(如同父母、同老师、男同学和女同学),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不同的自我价值。

西方心理学家做了实验,让孩子们描述父母、朋友、恋人、教师及同学眼中的自我,结果如下:

13岁的孩子认为这几种自我角色不一致的很少;

15岁的个体会列举出很多相反特征并为之困扰。这些孩子会觉得有几个不同的自我,并寻求“真实的我”。

因为自我形象不一致而极为苦闷的青少年,常常为了改进形象或获得父母和同辈赞许,做出违背自己个性的“虚假自我行为”。而那些最喜欢使用虚假自我行为的个体对其真实自我最没有信心;

17岁,稍微年长的青少年,对自我形象不一致的困扰会减少,能在更高层次对自己加以整合,以更连贯的方式看待自己,例如接受自己平时快乐而回家烦躁。
 
以上的年龄或许在下降,互联网消除信息不对称,小朋友更早熟一些。但总体趋势和特征不变。


个人认知混乱,可以给青少年产品增加很多软的内容增加用户粘性。
例如线下课程为老师和家长赋多种角色,除了权威还是玩伴,协助小朋友完成认知的统一;角色扮演游戏、亲子互动、主题社区等均可起到这种效果。

3.   情绪,被压抑的小怪兽
控制情绪的社会因素:情绪社会化。

即使在美国这样非常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中,儿童也会逐渐遵从情绪的表达规则,因为他们希望维持社会环境的和谐和避免批评。掌握了情绪表达规则的儿童往往会被老师和同伴认为是更可爱和更有能力的。

在真实社交关系中,人的情绪从小朋友开始就被规范化,会形成某种压抑,极端的例子当属日本。

压抑的情绪和真实的自我会产生冲突,为了缓解冲突就有产品需求。
释放情绪:匿名社交或同类产品,创造无同伴和长辈认可压力的环境,社交主题可以调动各种日常生活中无法释放的情绪,比如仇恨、嫉妒、贪婪、性的渴望等等。

获得社会认可的行为引导:在正规教育里融入情绪管理规则课程,或线下体验式教育让孩子习得社会规范,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尽量让自我和社会表现统一,让孩子更协调的成长。这也应该是很多教育类公共号文章的写作方向。



全书信息量太大,收获颇多,这篇笔记已经3000字了……剩下的未完待续。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