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乃昌中医学术经验与诊治特色

2020-11-29 12:26:44

——第239话——

每日一话,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导语:储乃昌(1906~1958年),宋代名医储泳后 裔,近代沪上著名中医。储氏治学严谨,乐善好施 ,崇尚温病学说,精于时行热病,并长内妇调 治。善用寒凉、滋阴诸药,然对温热之品亦不废使用。辨证立方,亦多创新。其 用石膏治湿温热重。大黄疗吐血、便血,以及自创多种方剂、丸药、药饮,诊治臌胀、肠癖、顽疟、胎漏和暴崩等,确有独到之处,堪为后学楷模。储氏传略、医技刊于地方志和《上 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作者:储亚庚


  医家生平


储乃昌,江苏南汇储店(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团)人。史载为上海浦东地区首位撰有医著的医家,宋代名医储泳后裔。幼入私塾,17岁毕业于黄炎培举办的师范学校,旋即独自授教。教学之余,努力自学岐黄之术,游学于太仓名医顾拜言门下,专攻内妇科,尽得其传。返里开业,医名益扬。次年迁居川沙城邑应诊,后复行医南汇六灶镇。在日寇、家乡沦陷之际,储氏不愿避难,着意以其所长救斯民之疾苦。乘舟赴诊,常彻夜难归。


1944年冬,新四军淞沪支队派员邀储乃昌为淞沪地委书记姜杰治病,储氏慨然前往,精心诊治使之病愈。储氏行医恻隐贫病,荆室蓬户,不取诊金,且赠药资,或于方笺盖章,嘱其于某堂配药,所费由自己总付。


诊余,热心中医教育,从学门徒17人,各有专长,如川沙傅国平、王天浩,南汇龚鹤鸣、张瑞中、张冠南等,皆能医善治。女义芳、义明,子亚庚、光荣克绍家学,均有医名。

 

解放后,,松江专区。1951年组织六灶联合诊所,任所长,后任院长职务。

 

  学术特点


储氏崇尚温病学说,精于时行热病,并长内妇调治。勤著撰,雅好诗文,其医论诗稿均散佚,惟《储乃昌医案》部分尚有抄存。储乃昌方技刊于施杞主编的《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其传略、学术见于《南汇县卫生志》和由香港出版的《川沙钩沉》。


 

   学术经验


储乃昌以擅治时行热病和内妇急难重症见长。治学宗法叶天士、王孟英和傅山诸家,善用寒凉泻火之药,注重阴津正气。对仲景方亦不乏研究,发挥颇多。立方遣药,亦善创新。其用石膏治湿温热重,大黄疗吐血便血,以及自创多种方、丸、药饮诊治臌胀、肠游、顽疟、胎漏和暴崩等,确有独到之处,堪为后学楷模。

 

1.通常达变治时行热病


储氏治疗时行热病,崇尚温病大家叶天士、王孟英。认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为治温宝典,临床应用,取效者多;然病情千变万化,临证当通权达变,辨证施治,不可食古不化,延误病机。


储氏根据其治疗温病的经验,自拟石膏犀黄汤主治温病气血两燔证,亦可用于湿温化燥伤阴,营气俱病者。关于湿温病的治疗,叶天士说“阳旺之人,胃湿恒多;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王孟英提出湿温按邪从热化、湿化论治。储氏认为此乃常法,临床不乏变证,湿温重症,气血两燔,化燥伤阴者当清气凉血,充液救津。


石膏犀黄汤遵王孟英“清未尽之热而救已亡之液”意立方,由白虎汤、增液汤、凉营清气汤和犀角地黄汤等化裁。方用石膏、知母大清气热;犀角、丹皮清营凉血;生地、沙参、麦冬、石斛甘寒滋阴;西瓜汁乃“天然白虎汤”,更具充液救津之神力,而收“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效,故本方能两清气血,尤长滋阴救津。若热甚神昏,加服紫雪丹以清热开窍;动风惊厥还须加入羚羊角粉吞服,并用僵蚕、菖蒲等以熄风镇痉。

 

2.圆机活法疗急难重症


储氏认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立方用药应守“胆欲大而心欲小,行欲圆而智欲方”,毋太过与不及,宜圆机活法,以平为度。血证为中医常见急症,储氏临诊首重辨证,凡咯血、呕血、便血属气虚血热者,宜益气、凉血、止血,拟宁血饮治之,疗效甚著。


他指出,血得热则行,血热则血不循经而为血证,故先予川军釜底抽薪,旨在泻火凉血;然失血者必虚其气,故用黄芪、党参大剂补药,意在益气摄血;佐以白及、旱莲收敛止血,合而成益气清热、凉血止血之方。惟咯血者每见木火刑金,则加黄芩、山栀、黛蛤散、百合以平木固金;呕血便血常伴脾不统血,可倍参芪加白术、槐花以健脾统血;若痰中带血或时有黑便不甚者,用白及丸(粳米粥拌白及粉作丸烘干)缓图。


储氏指出臌胀腹水,腹部青筋暴突者,难治;临床脉证,正气未竭,尚耐药攻者,可用逐水消肿汤“天然快空水”(储氏所创)治疗。方中甘遂、芫花、大戟、二丑乃攻逐水饮要药,储氏一般随症选用其中2味,因水煎力逊,病甚者则当加用舟车丸吞服,以增泻下逐水之力;附子、肉桂取其温阳益火,以助化水消肿;大腹子皮、桑皮,调气利尿;“天然快空水”淡渗利水;牛膝引水下行,共奏温阳逐水之效。


然臌胀水肿,应加用三棱、莪术、大黄䗪虫丸等破血逐瘀;全身水肿,则选用桂枝、茯苓皮、通天草类以通阳化水;治程中尚需顾及脾胃,储氏喜用茅苍术、白术以健脾养正。湿热、疫毒下痢,症见便黏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储氏予大黄椿皮汤治疗,若便溏臭秽,滞下不爽,虽无便下脓血赤冻亦可用之,不必拘泥于“下利白为寒”之说。


大黄椿皮汤由泻心汤、白头翁汤两方衍化而成。仿“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大黄为主药泻火解毒,荡涤肠胃积热;椿白皮、白头翁清肠凉血;黄连、黄柏燥湿泄热;槟榔、木香调气导滞;使湿热清而下利脓血自止,气机畅而腹痛后重亦除。热重加银花、秦皮;呕吐予玉枢丹吞服;食滞加莱菔、麦芽。正虚液乏,可用陈年母鸡一只煮汤加盐少许,适时取汁饮之,以扶正祛邪,临床疗效甚好。

 

储氏对顽疟的治疗,亦有独到之处。在当时缺乏治疟药的情况下取效,实属难能可贵。储氏创制的疟疾丸,由南天竺子、常山、草果、槟榔4药组合成方,研末、水泛为丸。主治各种疟疾。对正疟、温疟、寒疟、湿疟和疫疟皆有效验,三阴疟久发不止,用之亦良。方中常山、草果、槟榔三味都有截疟作用,常山劫痰截疟,草果燥湿截疟,槟榔破气截疟,三药相合可使疟邪元痰湿可依而速从募原透达。


储氏认为,天竺子有解肌清火之功,能治疟邪独盛之热,故此方重用之。储氏临证用药特色,由此可见一斑。

 

3.澄源固本愈胎漏崩中


储氏认为女子经、带、胎、产诸疾,必有其因,循证求因,审因施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正邪皆可为因,互为影响,澄源则所以固本,扶正则可以达邪。


储氏拟黑白安胎饮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酸、少腹坠滞或腹痛、漏红等证,收效良好。此方对血虚、肾亏兼有虚热之胎动漏血尤为适宜。


储氏认为,妇人怀妊,血以荫胎而不足,血虚生热故胎动,肾气不固则漏下,所以安胎之法,务宜清热养血益肾。方以黑山栀、黄芩清热泄火以安胎动,白术补脾以助后天气血之源,熟地养血以填肾中之精,杜仲、川断益肾固胎,砂仁、佛手顺气和中,蒲黄炒阿胶止血息漏。综观全方有清热养血、健脾益肾、顺气安胎的作用,故临床用于安胎疗效比较满意。若有外感内伤所致胎动漏红,亦当审因论治,兼顾胎气,为医者不可不慎。

 

储氏治疗女子崩中漏下、经水过多,或赤带腥秽之偏于气虚血热,或产后胞宫热郁,恶露淋漓不止者,常用益气清经方。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益气补虚,黄芩、丹皮、山栀清热凉血,更用生地、白芍之养血敛阴,莲蓬炭、荆芥炭之止血同经,而收疗崩息漏之效。


然治崩古有“不可早投清滋、专事同涩”之训,恐有留瘀之患。虽不必千篇一律,胶柱鼓瑟,惟立方用药自当刻刻留意。故此方佐以香附理气,当归和血,使之补而不滞,凉而不凝,而克奏肤功。


若暴崩欲绝者,储氏常用独参汤救治,或代之以党参、黄芪各60g,萸肉30g,浓煎速饮;经水量多色红腥秽者,加银花、连翘、黄柏;产后恶露不绝色褐挟块,则加泽兰、益母草去瘀生新。此亦即“塞流”、“澄源”之意。病瘥随证固本,调补气血冲任。





  图文说明:作者/储亚庚,排版/天古涤鉴,校对/青橘学术部。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医文献杂志2011年第1期《储乃昌中医学术经验与诊治特色》。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使用不当,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zy@qingjuzhongyi.com

↓↓阅读原文参与投稿,10万稿费等你来拿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