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拾遗||谈中药分类

2020-11-26 12:56:50



本草拾遗

至善神农/至精本草


中药的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在本草书籍中,分类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其药性、功效、毒性等特性,将365种药物分别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此后梁代陶弘又进一步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等七类。那么今日现代中医药学又是如何分类的呢?就让阿铭和叶子为你娓娓道来吧!

而现代中医药学中我们将中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等。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前五类药。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主治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主治表证,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舌苔薄,脉浮等为主要表现,又称外感感冒。其多由六淫邪气或疫疠之气侵袭人体所致。因风寒所致寒表证或风寒感冒:由风热所致者,称风热表证或风热感。

配伍应用

①根据兼邪配伍:表证夹湿者,宜选用兼有祛风胜湿作用的解表药,也可与化湿药配伍;

②依据兼症配伍:如兼咳喘痰多、呕吐、咽喉红肿疼痛、目赤等,分别与化痰止咳平喘、止呕、清热利咽、清肝明目等药物配伍;

③依据体质合理配伍:应根据气虛、血虚、阴虚、阳虚不同,分别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同用,以扶正解表

药物特性:多数解表药芳香辛散,含挥发性成分,易于散失,故剂不宜久,以免降低疗效。

病证禁忌:发汗力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自汗汗淋证失血、久患疮疡等正气不固、津血亏虚者当慎用或忌用  。

清热药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主治:里热证,以身热(发热不恶寒)、口渴喜冷饮、面红、尿赤、舌红、苗黄等为主要表现。但因病情的发展阶段和体质不同,影响脏腑及夹杂邪气各异,期复杂。常见有脏腑实热或温病气分证、脏腑湿热证、血分热证或温病营血分证刻蕴等里实热证,以及阴虚内热的里虚热证。性能特点味苦,性寒凉,具有沉降作用趋向;因主治病证复杂,故归经各异。

配伍应用

①合理选药与配伍:首先应辨清里热证的虚实,针对里实热证特及阶段,合理选择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等药物,并予以恰当配到针对里虚热证,选择清虚热药,并注意与养阴药同用。

②依据兼证予以配伍:兼有耘者,当先解表,然后清里,或与解表药同用,以表里双解;若兼里热积滞者,则应与可药配伍。

药性特点:该类药味苦性寒,易伤脾胃,故用量不宜太大;牌虚的便溏者,慎用。

病证禁忌:热证易伤津液,苦寒药物又易化燥伤阴,故阴虚患者赤用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药,并注意与养阴药配伍;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

泻下药

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里实积滞证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主治:便秘及里实积滞诸证。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便秘结以及胃肠积港,水停聚之全身水肿及胸水、腹水,实热内结等里实积滞证。

配伍应用

①依据病机配行气药:里实积滞证常因各种实邪阻碍气机,易致气滞腹胀腹痛,配伍行气药既可消除胀满之症,又可增强泻下通便之效;

②因证配伍积便秘者,应与清热药配伍;寒积便秘,与温里药配伍;里实积滞兼有表邪者,应与解表药配伍以表里双解;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虚药配伍使攻邪而不伤正气;

③依据病配伍:因宿食、痰湿瘀血、肠道寄生虫等引起的积滞诸证,分别配伍消食、化痰除湿血及驱虫药。

药物特性:攻下、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尤其峻下药均有毒,列禁用;有毒药应注意合理炮制,控制用量,掌握用法,中病即止;注意“十八反”内容保用药安全。作用峻猛或有毒性的泻下药,易损伤正气及脾胃功能。

祛风湿药

凡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主治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味多辛,性温,兼有清热功效的药物性偏寒凉;主归肝、肾经;具有浮的作用趋向。

主治

风湿痹证。症见肢体肌肉或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关节屈伸不、肿大甚至变形等。因感受邪气偏盛不同,尚有风(行)痹、寒(痛)痹、湿(着)痹、热痹之分,除有痹证的共同表现外,还兼见相应邪气的致病特点。如因风湿热邪侵袭为主或风湿痹证日久化热者,则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因风湿痹证日久,肝肾不足者,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疼痛,下肢痿弱无力等。

配伍应用

①根据病因配伍:如风邪偏盛之行痹,常与祛风药配伍;寒邪偏盛之痛痹,多配温经散寒药;湿邪偏盛之着痹,可与化湿、利湿、燥湿药配伍;热邪偏盛之热痹,宜配清热药。

②依据病机配伍:痹证日久,气血亏虚,累及肝肾而见筋骨不健,配伍补益气血或补益肝肾、强筋骨药;痹痛日久,病邪入络,经脉瘀滞之关节拘挛,肿大变形,中风不仁等常与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药配伍。

  药物特性  

多数祛风湿药辛温性燥,易伤阴耗血,故阴血亏虚者慎用。

化湿药

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主治湿阻中焦证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因其气芳香,又称为芳香化湿药。

主治:

湿阻中焦(脾胃)证,以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舌苔白腻等为主要表现。其多由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所致分药还兼有止呕行气功效,尤宜于湿浊阻中之呕吐、腹胀;兼有解暑功效的药物,还可治暑湿、湿温等证。性能特点大多气味辛香而性温,主归脾胃经。

配伍应用

①依据病机及兼症配伍:湿滞中焦,易致气滞而见脘腹胀满痞闷,常与行气药配伍,以促进脾胃运化水湿,并可改善气滞腹胀症状:脾虚不运而脘痞纳呆,神疲乏力者,配伍补气健脾药。

②根据兼有病邪予以配伍:湿温、湿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偏于寒湿,脘腹冷痛者,配伍温中

药物特性:化湿药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成分,易于散失,作为散剂用疗效较好,人汤剂宜后下,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疗效。

病症禁忌:寒药。香化湿药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慎用。

关于我们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前身为南京药学院生药系,80年代初改名为中药系,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南京中药学院,1986年根据国家教委决定,与南京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改称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1998年12月,中药研究所并入中药学院。分为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三个专业。曾获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欢迎大家前来了解~

主播:阿铭&叶子

文稿:李桐军

责编:赵沁雯



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长按右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公众号ID

cpuysxy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