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岁与160岁:“中医”的前世今生!

2021-05-22 16:23:31



摘要:


• “中医”两字出现已近2000年。古义“中医”约有1800年,谓之前生;今义“中医”有160年,谓之今生。

 

• “中医”被汉代班固载入史册之前,已在民众流传了一段时间,距今已近2000年了,在后世的文献中,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或医术。

 

• 《西医略论》里的“中医”指与西医生相对的中医生。同书还以“中国医士”“中土医士”与“西国医士”相对,“中土医学”与“西医”相对,而后者已含有中医学之义了。“中医”作为中医学的简称,开启了我国中医、西医二元格局中指称中国固有医学的新时代。


作者:朱建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在中医药法即将实施之际,中医药界越来越多的同仁问起同样的一个问题:“中医”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叫开的?

 

其实,笼统的说法早就有了,普遍认为“中医”这个词始自西医传入中国后,相对于西医而言。比较集中的是,2008年以来有10多种非中医史学者编写的书籍都这样写道,“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为“中医”。此时,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可见,迄今为止与西医相对的“中医”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及文献,还没有人明确报告过。

 

5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曾希望笔者能考证“中医”一词的出处。1998年,笔者开始致力于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对重要的名词术语给予更多关注。古今名实演变,不仅直接影响名词术语的规范,还与中医药学概念的正确理解、中医药理论的现代诠释紧密相关。5年前,由笔者牵头的“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被科技部立为重点项目,其中任务之一是考证重点词,作为规范的学术支撑。这一背景促使我们专门考证“中医”等名词术语的源流、概念内涵与名称的变化。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披阅,3年前,我们找到了答案,当时考虑到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不敢草率发表。又经3年寻觅,这个发现仍未被刷新。有关详细的研究报告将在近期的学会会刊、学术年会上发表,在此先行摘要报告,与同道分享,聊以庆祝新法施行。

 

其实“中医”两字出现已近2000年。古义“中医”约有1800年,谓之前生;今义“中医”有160年,谓之今生。

 


前世“中医”1800岁


 


“中医”两字在西医传入之前早就见于我国古代文献。公元80年成书的《汉书·艺文志》有记载,“谚语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里的“中医”,意思是中等水平的医生。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口头成语。可见,“中医”被汉代班固载入史册之前,已在民众流传了一段时间,距今已近2000年了。在后世的文献中,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或医术,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云:“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并引申为普通医生或医术,明代《古今医统大全》(1556年)说:“胃气实者,虽有病,不攻自愈,故中医用药亦尝效焉”。至今义“中医”出现后,古义“中医”渐渐不再使用,一般只能在古文献中见到了。

 


今生“中医”160岁


 


既有的研究表明,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大约在16世纪中叶的明末清初,距今有360年左右。在西方医学进入我国最初的两个世纪里,医学在称谓上还没有中、西之分,直到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Benjamin Hobson)1857年在上海编译出版《西医略论》,才开启“中医”的今生。

 

《西医略论》是第一部以“西医”命名的医学著作,同时也是目前发现最早使用“中医”一词指称中国固有医学的文献。该书记载:“后附锯割手足等图,系西国习用之法,不得不载;恐中医一时未能仿行,姑不详论。”这里的“中医”指与西医生相对的中医生。同书还以“中国医士”“中土医士”与“西国医士”相对,“中土医学”与“西医”相对,而后者已含有中医学之义了。研究表明,合信编译西方医著时,为使中国人容易理解,采用自己口述,请中国人协助笔译或润色。这种中外人士合作翻译西方著作的模式,在当时并不鲜见,而且采用归化译法,选用中国已有的词汇作为专业术语,如西医选用中医术语心、肝、肺、肾、卫生等,难免与本义不尽相同,而如脾、霍乱等被西医借用,其义相去甚远。《西医略论》出版时,题为“英国医士合信氏著,江宁管茂才同撰”,可见当时南京有位姓管的秀才参与编译,最终的结果是该书首次使用“中医”指称中国固有医学,与译入的西方医学相对应。至于究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史料缺乏记载。不过从熟悉中国词汇程度来说,由中国人管秀才提出选用“中医”一词的可能性较大,然后得到合信的认可。

 

之后,陆陆续续有医家开始使用“中医”一词,尤其是与西医比较、对举时。如1881年罗定昌《中西医粹》书名“中西医”连用;1884年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载:“盖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因摘灵素诸经,录其要义,兼中西医之说解之,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可见,19世纪80年代“中医”“西医”两个术语开始成为中医学术界的话语。“中医”作为中医学的简称,开启了我国中医、西医二元格局中指称中国固有医学的新时代。


好像皇帝生的这些病,你也会治啊

I导读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看看御医们的“治病传奇”

作者/熊江雪、王国玮、李建


各朝各代都有关于宫中医事的记载,这些事件的主角就是那些给帝王治病的御医们。御医们所流传下来的那些令人称奇的医方,以及在保健养生方面的中医之道,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宋徽宗闹肚子:服用理中丸


故事:宋徽宗喜欢吃冷食,经常腹痛,御医给他服用了很多药也不见效。于是请来民间医家杨吉老来看,杨吉老诊脉后说,皇上的这个病需要服理中丸,徽宗一听,大为不满:“御医给我开的也是理中丸啊,吃了很多了,也没有用!”杨吉老说:“您的疾病是因为食冰过多,所以我这个理中丸所用的汤使不同,要用冰煎药,这样药丸能够直达病原,才能治好。”徽宗半信半疑地吃了杨吉老做的理中丸,竟然真的痊愈了。


解秘:因吃冷食过多而导致的腹痛,其实就是由于寒凝气滞而使肠痉挛。杨吉老说的“汤使”,是指中药汤剂中的引经报使药,引经报使药又叫引经药,它是一种可以引导其他药物直达病原的药物。如果运用得当,药力就会大大增强。另外,杨吉老之所以用冰煎药,也可能是为了迎合皇上爱吃冷食的喜好,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结果真的治好了皇上的病。


建议:小孩子常因吃冷食而腹痛,其实就是因为寒凝气滞、脾胃虚寒所致。可通过一些温中散寒的食疗方法治疗。如服用生姜汤,以及多喝山药、大枣、莲子等熬制的粥。


  • 宋孝宗患痢疾:藕汁调热酒


故事:宋孝宗患了痢疾,御医们束手无策,御医总管也是屡屡受到责骂。有一天,他路过一家说能够治痢疾的小药铺,就把掌柜召进宫中,掌柜问了孝宗的情况后,得知孝宗喜欢吃海鲜,经常吃螃蟹,痢疾就是因为吃海鲜过多造成的。于是就开了一个药方,采新鲜的河藕用金杵臼细细捣成汁,把藕汁和热酒调和后服用。果然,孝宗的痢疾很快就治好了。


解秘:因为孝宗喜欢吃海鲜,尤其喜吃螃蟹,中医认为海产品多为大寒之品,可以导致脾胃受伤,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疾患。


而河藕味甘、性平。凉血止血、生肌止泻,有祛湿的作用,热酒亦有杀菌、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因此河藕捣成汁后再加上热酒可芳香化湿,温中散寒,对于治疗过食海鲜造成的痢疾很有效果。


建议: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应少吃或不吃海鲜。吃海产品时最好也要同食生姜,以便保护肠胃。例如吃螃蟹或大闸蟹时一定要蘸着姜末和醋,姜具有温中散寒和解毒的作用,而醋能祛除蟹肉的腥味


  • 宋仁宗胸口痛:针灸建奇功


故事:景年间,宋仁宗胸口总是剧烈疼痛。御医们开了很多药方,吃完了仍然不能缓解病证。然而御医许希看过之后说,皇上的病要在心下包络之间的地方针刺三下就可以治愈了。皇上身边的御医、大臣和后妃们一听都大吃一惊,说心脏是重要的部位,在心脏附近施针实在太危险了。宋仁宗听他们这么一说,也有点害怕,有讨好皇上的侍臣愿意为仁宗以身试针,看到试针后侍臣并没有什么异样,宋仁宗才允许许希为他施针。针刺以后,仁宗心口疼的毛病竟然真的给治好了。


解秘:宋仁宗有可能患的是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多在劳动或兴奋时、受寒或饱餐后突然发生,疼痛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亦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肩、上腰、颈或背部。


许希在其心下包络之间的地方针刺,其实也就是在心脏附近对一些相关的穴位如天突、膻中、巨阙等进行针灸治疗,心脏受到良性刺激后,起到了疏通经络的作用。


建议:由于古代只有中医治病,因此对于心绞痛没有更多的有效治疗手段。实际上,针灸治疗只是一种缓解疼痛的辅助治疗手段,并不能治本。现代中医也有用刮痧治疗心绞痛的方法,但在病情发作同时还要选用西药硝酸甘油,中药冠心苏合丸或速效救心丸等。


  • 柳太后得中风:汤药来熏蒸


故事:南朝陈国的柳太后中风之后,面部神经麻痹,嘴也失去了正常功能,不能吃东西,更别说吃药了,这可难坏了给她治疗的御医。而许胤宗给柳太后看过之后,就命人做了十多服治疗中风的黄芪防风汤,其他御医看了说,明明知道太后不能喝药,还做这么多汤药有什么用啊!然而,许胤宗叫人把滚烫的汤药放在太后的床下,汤气蒸腾起来,数小时后,太后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


解秘:熏蒸疗法,是将某些有治疗作用的溶液加热,使之产生蒸气,利用所蒸发之气体熏蒸病人的全身或某一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起到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祛风除痹之功效。而许胤宗让人把汤药放在床下,药气在熏蒸时便慢慢进入了太后的肌肤,并从肌肤进入身体,药效逐渐发挥,达到了调理气血的作用,柳太后的气血得到调理,病也就得到了缓解。


熏蒸施药对于现在不算什么,但是对在一千多年前的医家来说,能想到这样的方法,令人叫绝。


建议:除了中风,治疗呼吸道疾病也常用到熏蒸疗法,常见的雾化吸入其实就脱胎于此。专家认为,呼吸道病人应该自己动手煎药,在煎药过程中,可将药气吸入到鼻腔、咽喉等部位,对于治病也有帮助。手足扭挫伤、痔、风湿性关节炎、急性上颌窦炎、荨麻疹以及女性美容祛斑,用熏蒸疗法来治疗效果都不错。


  • 梁武帝有“宿食”:大黄来通便


故事: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因为身体发热,想服用大黄,御医姚僧垣根据当时梁武帝身体虚弱的情况,认为如果服用大黄会不利于身体,所以劝说梁武帝不要服用,但梁武帝不听,最后还是服用了大黄,过了不久,病情就加重了。


后来,梁元帝萧绎突然感觉心口发堵,疼痛难忍,召集御医来会诊,御医们都说,皇帝乃是至尊的身体,不可用猛药,应该用一些药性平和的药物慢慢调养,但是姚僧垣却说:“皇上的脉象洪而实,表明体内有宿食郁积不下来,因此要用大黄这样的猛药来通便,否则就无法治愈。”元帝信任姚僧垣,按照他的处方吃了药,果然排下了宿便,病也就好了。


解秘:大黄性质苦寒,药性峻烈,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的功能,可攻下燥结秘固之宿便,是治疗实热症的良药。梁元帝脉象洪而实,是因为体内郁积了宿便导致心口发堵,属于实热证,因此御医姚僧垣才敢用大黄来治病。


但是,对于梁武帝萧衍,姚僧垣不同意用大黄,是因为皇上体虚而发热,属于虚证发热,不宜用清热泻下的药,并且大黄性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用了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因此,虽同为发热,梁武帝的病情就不能用大黄。


可见同样是大黄,用与不用,都要根据病情来定。


建议:自古就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治病无功”的说法,并且传统医书如《药录》还称之为将军,这说明了大黄的药效猛烈,用时须慎重。不少人为了治疗便秘而长期服用大黄,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便秘也有虚实之分,实证便秘方能使用大黄。此外,由于大黄含有可引起腹泻的成分蒽醌,服用时间久了则易导致继发性便秘。


I 版权声明

  • 本文选自《健康时报》,2007年4月19日。作者/熊江雪、王国玮、李建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本公众号秉承一贯的传统文化传习、社会自助互助、人文关怀、危难援助等宗旨,倡导基于人间温情、友爱的日常性自发、自愿、自主的学习交流、人际关爱等自助与互助之风习。

本公共号五项原则——

一、中国为家园,人类为本源,宇宙为根源;

二、关注人、社会和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三、支持理想人生,倡德才兼备、质朴无华;

四、居仁由义,乐善不倦,溯游儒释道之源;

五、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赤诚弘毅化忧患。

微信号:zixuezhai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