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用药一点通,不可不知!

2022-08-18 08:01:55


导读

脾胃就像人体的一块土地,这土壤肥沃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若是脾胃有疾,人体健康自是会受到影响!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这脾胃病该怎么治呢?中医自是有良方妙计!今且分享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用药大全,且看且收好!

脾位于中焦,主运化,能生血、统血,在体为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经脉上络于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脾升胃降,脾燥胃润,脾运胃纳,共同完成气血生化功能,为后天之本。


1.脾与胃证候病因


1)六淫:定性为风者,可见阵发性吐泻,胃脘胀痛时来时止,或吐泻合并痉挛拘急。定性为寒者,可腹痛喜温,吐泻物澄澈清冷或完谷不化,手足不温。定性为湿者,可以从阴寒化,从阳热化,均见胃脘痞满,恶心呕吐,泻痢黄疸。定性为热(火)者,可见消谷善饥,暴注下迫,口烂生疮,呕苦吐酸。定性为燥者,可见咽干口燥,大便干结。

2)七情:思可伤脾,思则气结,不思饮食,忧伤肺,闭结不解,气困于内,可伤及脾,故有忧思伤脾之说。怒气并于肝,则脾土也可受邪。

3)饮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喜食厚味则生痰,恣饮醇酒则发热,过食生冷则伤脾,说明饮食失节、不洁,饥饱失宜,均为脾胃受损之由。

4)劳倦:劳倦过度,耗伤元气,元气不足,脾胃受损。

5)痰饮:痰饮生于脾胃,但又影响脾胃,或水停胃脘,或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脾胃运化受阻。

6)水气:脾虚不能运化而生水气,水气泛滥又可浸渍脾土受损。

7)瘀血:气虚气滞皆可瘀血内生,瘀血内停,可致胃脘刺痛、呕血、便血产生。


2.脾与胃证候治法


1)健脾:具脾气虚者,如乏力气短、纳少腹胀等,可用健脾法,代表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2)滋脾:凡脾阴不足者,如唇干燥,津液不足等,可用滋脾法,代表方剂如沙参麦冬饮、麻仁滋脾丸。

3)温脾:凡脾阳不足者,如腹痛喜暖,下利清谷,四肢不温等,可用温脾法,代表方剂如理中汤、温脾汤。

4)醒脾:凡平素脾胃功能正常,因中暑、中恶、晕车、晕船而出现恶心呕吐者,可用醒脾法,代表方剂如藿香正气散、六和汤。

5)温胃:与温脾同,但范围较温脾为小,代表方剂如吴茱萸汤、理中汤。

6)养胃:与滋脾同,但范围较滋脾为小,代表方剂如益胃汤。

7)和胃:胃失和降,而气滞食积,可用和胃法,代表方剂如保和丸、枳实导滞汤。

8)清胃:凡胃火内盛者,如消谷善饥、口臭龈肿,可用清胃法,代表方剂如白虎汤、清胃散。

9)泻胃:具有胃家实,如燥屎内结,热结旁流,可用泻胃法,代表方剂如承气汤类。

10)降胃:凡胃气上逆者,如呕吐、呃逆等,可用降胃法,代表方剂如旋覆代赭汤、大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


3.脾与胃证候分析


1)虚证

脾气虚损

病因:年老体衰,素体虚弱,或过度疲劳而耗气。

症状:四肢困倦,疲乏无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食后不消,呕逆腹胀,腹泻便溏,完谷不化,中气下陷则可脱肛失禁。舌苔白滑质淡,脉象濡弱。

治法:健脾益气: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脾止泻:如参苓白术散;补脾升阳: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胜湿:升阳除湿汤。

脾阳虚损

病因:由脾气虚损进一步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肥甘,或过用寒凉药物,或久病失于调养引起。

症状: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腹痛喜暖,肢冷倦怠,或有呕吐,或有泄泻,完谷不化,或有水肿,面色少华,舌淡而润、苔白,脉象细弱。

治法:温中散寒,用理中汤。如有水肿可以温脾利水,方用实脾饮。

寒湿困脾

病因:涉水淋雨,久卧湿地,寒湿内侵,或过食生冷,脾阳受伤,寒湿内生,脾阳又为寒湿所困所致。

症状:头身沉重,肢体倦怠,脘腹满闷,纳食减少,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或有腹痛喜按喜温,或有恶心呕吐,口黏口淡,不喜饮水,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治法:宜温化寒湿,如胃苓汤、香砂平胃散。

脾不统血

病因:饮食劳倦及忧思伤脾,而见失血。脾为生血之源,血液之行于诸经,赖气以统帅,五脏之气皆受于脾,故血由脾统摄,脾受损伤,则不能统血,血不归经,乃至失血。

症状:凡失血之症,或为吐血、衄血,或为便血,同时症见形色憔悴、身体虚弱、精神困倦、头昏目眩、健忘怔忡、惊悸盗汗、气短声怯、嗜卧少眠、饮食无味、胸脘不舒、腹部胀满、大便不调、舌质淡白、脉象细小者,皆属脾不统血。如下血先便后血,面色苍白,肢冷脉迟,唇淡口和,大便溏薄,亦属脾寒下血。

治法:宜调养心脾,用归脾汤以统血归经。如脾寒失摄而下血者,《金匮要略》用黄土汤温补摄血。

胃阴不足

病因:热病后期因高热伤阴,津液亏损,津伤气少引起。

症状:胃脘隐痛,口咽发干,口渴喜饮,不思饮食,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胃阴不足,虚火上炎,可见脘腹饱胀,呃逆呕吐,虚烦不安,头痛牙痛,吐血衄血,口腔溃烂,口干喜饮,舌红脉数。

治法:宜滋养胃阴,如益胃汤、沙参麦冬饮。虚火上炎者,宜清热养胃,如清胃散、玉女煎等。

寒邪犯胃

病因:过食生冷,或感受风寒,以致寒凝胃腑。

症状:胃脘急暴作痛,喜按喜温,畏寒肢凉,或有肠鸣,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象弦缓。

治法:宜温中散寒,用理中汤、小建中汤。

2)实证

食滞胃脘

病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食滞不化,停于胃脘。

症状:脘腹胀满,嗳腐食臭,或有呕吐,不思饮食,腹痛拒按,大便溏泄,舌苔厚腻,脉象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可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胃腑气滞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以致胃腑气滞。

症状:胃脘胀满,痛连胁肋,嗳气频多,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象弦缓。

治法:宜调气和胃,偏热者,可用金铃子散,偏寒者,可用良附丸。

胃腑血瘀

病因:胃腑气滞日久,气滞血瘀;或因脾气虚损,气虚则运化无力,瘀血停留,或因呕血便血,而有瘀血。

症状: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痛剧,痛甚于胀,或只痛不胀,心中嘈杂,不思饮食,或伴有吐血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治法:宜调气化瘀,可用丹参饮、失笑散。

胃火炽盛

病因:外感热病,热入于胃,阳明实证,失于攻下,以致热邪上扰神明,或胃火自盛,侵犯神明而成狂证,或胃阳素强,过食辛辣厚味等,引起胃中积热。

症状:热邪侵犯神明者,症见阳热亢盛,神昏不定,不饥不食,力倍于常,奔走詈骂,不避亲疏,甚则登高弃衣,大便秘结,小溲赤涩,苔黄脉实。胃中积热者,则可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咽部肿痛,口腔溃烂,大便秘结,苔黄脉数。

治法:邪热上扰神明者,宜清热攻下,如大承气汤,或清热解毒,用三黄石膏汤,俾热去神清,其狂自止。胃中积热者,可用玉女煎以清胃泻火。

3)虚实夹杂

脾湿胃热

病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脾虚生湿,湿郁化热,以致脾湿胃热。

症状: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中雷鸣,或有下利,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湿热郁蒸则可发为阳黄。

治法:宜苦辛开泄,方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如属湿热发黄,亦可用苦辛开泄,小陷胸加枳实汤既可开痞,又可退黄;或清化湿热,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

4)兼证

心脾两虚

病因: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脾伤则无以生化精微。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倦体倦,面色少华,饮食无味,妇女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舌淡苔薄,脉象细弱。

治法:补养心脾,用归脾汤。

肝脾不和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肝气郁结,脾气虚损,为肝郁脾虚。

症状:胸胁痞闷,饮食减少,腹胀不适,或大便溏泄,或痛则腹泻,舌淡苔薄,脉象弦缓。

治法:疏肝健脾,可用柴芍六君子汤、四逆散合四君子汤、逍遥散合越鞠丸;养肝健脾,可用归芍六君子汤、当归芍药散;抑肝扶脾,用痛泻要方。

肝胃不和

病因:素体阳盛,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胃热内炽,为肝郁胃热。

症状:胸胁胀痛,口苦咽干,口渴喜饮,或有呕吐,食纳欠香,舌苔薄黄质红,脉象弦数。夹湿热者,口黏不渴,舌苔黄腻。

治法:疏肝和胃,用四逆散合橘皮竹茹汤;柔肝养胃,用芍药甘草汤合益胃汤;夹湿热者,可用黄连温胆汤、连朴饮以清化湿热。


新媒体编辑:王丹

温馨提示:想要得到《时门医述:伤寒温病融会贯通》?点文末阅读原文,直接领走!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时门医述:伤寒温病融会贯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振声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