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三人谈:分层管理,解决难题——β受体阻滞剂可使ACS急性期后的患者充分受益

2021-05-13 11:28:01


在ACS和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已得到临床公认。各国指南均推荐β受体阻滞剂在无禁忌证时应用于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然而,我国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尤其是ACS急性期后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用量情况并不理想。如何正确地调节β受体阻滞剂的用药剂量,对改善ACS患者预后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门诊》杂志邀请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晓东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吴旸教授,共同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ACS患者急性期后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李晓东:ACS急性期后的心绞痛患者用药应注意分层管理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用药。特别是对于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不仅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再梗死率和猝死率。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十分明确,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早期应用足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衰以及猝死的发生,进而达到改善远期预后的效果。


对于β受体阻滞剂在ACS急性期后的长期应用,个人认为应实施分层管理:无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合并心肌梗死后伴LVEF≤40%等高危人群,根据《2012年ACCF SIHD管理指南》和《2013年英国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指南》,β受体阻滞剂应长期应用,并强调剂量为最大耐受量(目标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00 mg/d);合并心肌梗死后伴LVEF>40%人群,根据《2012年ACCF SIHD管理指南》,β受体阻滞剂使用应≥3年,剂量推荐最大耐受量(目标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00 mg/d);对于不合并心肌梗死后伴LVEF>40%等低危人群,《2012年ACCF SIHD管理指南》为Ⅱb类推荐;不合并心肌梗死后伴LVEF>40%,实施PCI术后人群,建议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而《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指出,心功能正常的ACS患者,PCI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持续至少3年(Ⅰ,B),至最大可耐受剂量,以降低PCI后心肌梗死及心原性死亡发生率,其至少3年的时间设定也有着充足的研究依据。(见图1)

图1. ACS急性期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3年受益



李俊峡:我国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两大难题

β受体阻滞剂既可以改善症状,又能改善预后。根据指南推荐,所有没有禁忌证的患者,都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目前在我国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 该用的没有用;即按照指南应该应用的疾病,如心梗、心绞痛、心衰患者,在临床上没有应用。China PEACE研究显示STEMI患者入院24 h内β受体阻滞剂治疗率较低。2. 使用剂量不足。相关研究证明,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脏猝死事件,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获益越大。以往有研究报道显示黄种人和白种人对于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剂量不同,但是现在已有研究证实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剂量没有种族差异。瑞士一研究显示足剂量应用美托洛尔可降低AMI出院患者长期死亡率,美托洛尔达200 mg时出院后5年死亡率为24%,而剂量小于50 mg者5年死亡率明显升高,达43%(图2)。而我国住院冠心病患者出院时美托洛尔剂量偏低,出院时平均剂量仅39.4 mg,而欧洲为75 mg。2013ACCF/AHA STEMI指南推荐美托洛尔应滴定至最大耐受剂量,如琥珀酸美托洛尔若耐受则滴定至每日给药200 mg。在临床上,剂量的调整应以心率为标准(冠心病的心率控制为50~60次左右),心率未达到60次可以逐渐加量。

图2. 大剂量美托洛尔可增加临床获益,降低死亡风险


相对无心梗病史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言,ACS急性期后的心绞痛患者血管病变更为严重。从临床角度而言,这类患者更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衰以及猝死事件。因此对于ACS急性期后的心绞痛患者,临床上更应该积极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使用剂量一定要达标。众多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使用剂量达标可降低再发心梗、心衰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需要临床医师给予更多的重视,在门诊随访期间,医师一定要管理好患者用药,使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达标,并根据患者心率情况是否达标,逐渐增加剂量。



吴旸:β受体阻滞剂足量使用的临床获益

稳定型心绞痛是心绞痛的特殊类型,患者胸痛有着特殊的诱发方式,通常伴有心脏负荷增加诱发方式,且诱发方式固定。这类患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个人认为对于所有的冠心病患者而言,β受体阻滞剂都可以使患者获益。


β受体阻滞剂从逻辑上而言,通过抑制交感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脏的收缩率,减少耗氧,因此逻辑上对供氧不足的冠心病患者有效,可以缓解心绞痛,临床上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处于一线地位。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指南推荐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快足量使用(图3)。对于心衰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用量,随后边观察边增加剂量。对于合并高血压以及没有心衰的患者,个人主张大剂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主要改善临床的主要终点,尤其是降低死亡。之所以强调足量使用,是因为只有足量才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需要承认指南所推荐的共性,在指南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二级预防患者无禁忌证的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应该推荐足量使用,条件允许的话终身服用,从而使患者获益更大。

图3. 国内外指南推荐详情



医师简介


李晓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辽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辽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辽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中国教育基地负责人,。《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高血压杂志》、《中国医科大学报》、《实用药物与临床》等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有专长。尤其擅长心血管疾病急重症的救治,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植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有关冠心病、高血压的研究课题5项,发表SCI文章3篇,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多篇。2009年曾赴美国William Beaumont医院交流学习6个月。


李峻峡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博士。全军特殊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北京军区为你骄傲人选(2010年),立二等功二次。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心电图杂志》总编、《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编辑部主任。主研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一项,全军重点课题二项,面上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军队及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


吴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结合分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基金、首都医学科技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荣获北京市、,作为主要负责人研发的预防血运重建后支架内再狭窄凉血生肌方获得国家专利。熟练诊治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精于CCU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心血管危重症抢救,尤其擅长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成形术、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介入诊疗手术。



拓展阅读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亮点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

(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

(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

(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

(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

(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资质要求:

每年完成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200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100例,主要操作者具备介入治疗资质且每年独立完成PCI>50例,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病死率低于0.5%。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