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丨小暑:白雨跳珠,下水如注,不畏不惧

2021-11-06 06:21:38

小暑为六月节,暑为热,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暑热深入,便忧热烦渴。农谚语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说法。困溽才暑,溽是湿气蒸腾,所以说,暑也是蒸,溽景薰天,炎光折地,热不可耐。

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故农谚又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说法。

 

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总结。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

 



从6月30日20:00开始至7月6日10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60.5毫米。这场降雨突破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据气象历史资料比对结果,1991年7月5日至11日,7天内降下542.8毫米,为此前观测到的一周最大降雨量,1998年7月17日至23日,累计降雨量达到了538.5毫米,紧随其后。

 

截至7月6日8时统计,6月30日以来强降雨已造成湖北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80个县(市、区)1090.06万人受灾,死亡47人失踪10人。

 


张家冲七道河水位告急


面对天灾,国人不畏不惧,勇于面对。7月6日一早,,一路上大雨如注。总理一下车,直奔青山区长江干堤倒口湖堤段管涌现场指挥抢险救灾。

 



 小暑食俗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01

食新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人人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02

黄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各地经典菜肴几乎都有以黄鳝为原料的。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另外,这个时期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此时用黄鳝滋补更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03

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对食道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疗价值。

04

莲藕



在空气干燥、补水又不足的时候,常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解决流鼻血这种麻烦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对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05

黄瓜+煮鸡蛋



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只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06

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07

吃伏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08

吃羊肉




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文章来源:乡侬及网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