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根全教授治疗慢性结肠炎医案(一)

2021-09-03 10:48:02

郭某,女,45岁,合阳人,2010年6月11日首诊。

主诉:腹痛腹泻6年余,时轻时重,近加重两月。

现病史:患者六年前出现腹泻,久治不愈,当地诊断为结肠炎,曾服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疗效不巩固。也断续服用中药,时轻时重。现症见:有脓血便1日4-5次、里急后重、面黄消瘦、困倦乏力、动则气短,纳呆食少、脘腹痞满。建议在我院作肠镜,报告:乙状结肠、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小的溃疡面。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脉沉缓无力,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诊断:西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脾胃气虚,湿浊中阻证。

治则:益气健脾,化湿去浊。

处方: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2g,白扁豆15g,薏苡仁30g,炒白扁豆30g,佩兰9g,藿香9g,白豆蔻9g,地榆15g,地锦草20g,三七9g,虎杖12g,生甘草12g,红藤15g。水煎服,日1剂,连服15剂。

二诊(2010年6月26日)

服上方15剂,觉腹胀腹泻减轻,1日2次,脓血便减少,下坠轻。同上方去红藤、地锦草,同时将黄芪量减为20g,三七减为6g。日1剂,连服30剂。

三诊(2010年8月31日)

服上汤药30剂后,已基本好转,建议食疗与中成药结合治疗。食疗方:白芨10g,薏苡仁30g,大米100g,白扁豆20g,槐米15g,每天煎服,作早晚餐服。若大便次数增多,稀不成形可加服固肠止泻丸(成份:乌梅、干姜、黄连、木香、、延胡索),每次连服3日停,食疗继续连用半年。

四诊(2011年3月15日)

自诉脓血便基本消失,精神好转,食欲好。即作肠镜检,进镜25cm,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好转,溃疡面已不明显。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脾虚湿阻,首当益气健脾,黄芪、党参、白术和而用之可发此力。白扁豆、薏苡仁、佩兰、藿香、白豆蔻等可化湿浊以和中。其中白扁豆健脾化湿,多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可用于脾虚湿盛,食少泄泻,还可清热排脓,可用于肠痈;佩兰芳香化湿,可用于湿浊中阻;藿香化湿和中也可用于湿阻中焦。白豆蔻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和而用之可起到健脾、去湿、止泻的作用。该患者肠镜可见乙状结肠、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方中除黄芪可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薏苡仁清热排脓外,又加了地锦草、地榆二药可解毒敛疮和止血;红藤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消痈、敛疮。虎杖活血、定痛、利湿解毒。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生甘草清热解毒,消肿去痈,又可调和诸药。全方益气健脾化湿,同时清热解毒,疗肠中之水肿,糜烂,止血,止泻,标本共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