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要一听鼻炎就清热解毒丨炎症不尽属实热

2021-03-19 06:58:36


在医院,芸菱遇到的一些带教老师常见炎症就“清热解毒”,如此情况,中医如何有效呢?这篇文章算是给大家一个提醒,无论医生或者病人都应该正确对待炎症和中医“清热解毒”的关系。

“炎症”是现代医学名词。


证之于祖国医学有寒、热、虚、实之分,如笼统地一见“炎症”即用苦寒清热,属实热者固然能效;虚寒者,却非所宜,往往变证随起。


病例一,韩× ×,女,11岁,小学生,住梓潼城关镇。患儿在1970年3月份因经常鼻塞、流清涕,嗅觉减弱,诊为慢性鼻炎。医者袭用通套成方苍耳辛夷散加黄芩、银花、连翘之类清热药近十剂未效。适患儿之父亦因阳虚气弱,同时服用重剂右归汤之类温补剂。父女俩轮流使用一个药罐,一日不慎互相将药错服,患儿之父惧有不测,谁知服后,患儿惊喜相告:“爸爸,我的鼻子通了。”


不久,医者云:“患儿身体较差,先给她补养一下,再治鼻炎”,乃处予补中益气汤和加味苍耳辛夷散各五剂,嘱先后服用。服补中益气汤后患儿精神转佳,呼吸通畅,待服加味苍耳辛夷散“消炎”后,却又鼻塞如故。


病例二,黄x,女,5岁,患儿在1977年6月底,低烧达一月之久,体温在37℃~38 ℃之间波动,在x院用青、链霉素治疗月余无效,7月上旬后由中医诊治。患儿脸色青黄,频频咳嗽,咳色低微,痰清白难出。倦怠无力,脉沉细弱,苔白而厚腻,根略黄。脉证合参,此系阳气内虚失运化之力,以致痰湿内阻,阳气久郁不伸,蕴而发热。当先治其虚,后问其余。


拟温补为主,稍佐利气,以求阳气运转,郁热自解,虑及时当炎夏,少加清热之品以防火化。处方,泡参24克,干姜3克,附片3克,当归9克,白术9克,陈皮4.5克,黄芩3克,青蒿9克,竹茹一团。一剂后低烧顿除,后服进退拯阳理劳汤20余剂,至9月份患儿身体才接近正常,但天气稍冷,手足即感冰凉。


按:两侧患儿皆因伤于苦寒,例一无效尚无它;变例二则阳气大损,变症百出。患儿母亲追索病因说,年初因到x医院检查连续服用苍耳、辛夷、白芷、僵蚕、银花、连翘之类药物20余剂后饮食减少,经常感冒发烧,治疗后,热刚退,复又感冒。


盖此类“鼻炎”多系肺阳不足,肺气为外寒所遏,宣化无力,以至呼吸不畅或仅一侧鼻孔通气,治疗法则,宜温阳益气;不要一听“鼻炎”,即放弃辨证的原则,以为既系“炎症”则应清热解毒无疑,结果治不对证,反致病情加重。西医诊断的“炎症”,亦未必属祖国医学辨证所得之热证也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新中医,作者蒲志孝,由中医集结号发布。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中医◇中医常用的按摩手法,一学就会!

◇中医◇青龙、玄武、白虎,《伤寒论》独少朱雀?——朱雀汤阙疑

◇中医◇治好你的花粉症!明年我要约你看花!

◇中医◇五运六气的运用

◇中医◇口苦=上火?中医有话说!

◇中医◇地黄丸有很多种,适用人群不相同

◇中医◇艾灸思路历程:我用中医创造出奇迹!

◇中医◇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中医◇李克绍:学医、行医话当年(真诚、质朴)

◇中医◇印会河整理:一张图展示所有脾胃病治法和用方

◇中医◇古今医家共同经验: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中医◇中医常用的按摩手法,一学就会!

◇中医◇为什么明明体内寒凉却燥热上火?

◇中医◇董洪涛:黄芪的临床运用

◇中医◇动画版经络走向,超级实用!

◇中医◇我的秘方,常常来自前人有效方的集中,比如······

◇中医◇治疗失眠,《黄帝内经》中的“失眠第一方”不可不知!

◇中医◇失眠让人们十分苦恼,且其中暗藏玄机,老中医见招拆招、药到病除!

◇中医◇董洪涛:肝郁脾虚是什么病?

◇中医◇熊继柏:中医从什么书入门

◇中医◇冬季易发胸闷气喘,看董氏奇穴如何化解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