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精粹】清热养阴化痰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

2020-10-05 10:45:23


桥本氏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甲状腺病。西医关于本病病因尚未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血清中存在大量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浸润的淋巴细胞,导致甲状腺细胞调亡,从而破坏甲状腺滤泡。临床发病女性高于男性,高发年龄在30-50岁。本病早期没有临床症状,仅表现为TP0Ab阳性,晚期常出现甲减。多数患者以甲状腺肿或甲减首次就诊。临床表现为甲状腺中度肿大,质地坚硬。凡是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特别是伴峡部椎体叶肿大,不论是否有甲状腺功能改变,都应怀疑本病,如果血清TP0Ab和TgAb显著增高,即可诊断。西医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仅有甲状腺肿、无甲减者一般无需治疗,甲减时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甲状腺迅速肿大、伴有疼痛、压迫症状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不缓解,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术后发生甲减的几率甚高。

   本病属中医“瘿病”范畴,《外科正宗•瘿瘤》记载:“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中医多认为与情志、饮食相关,情志失调,肝郁不舒,气机阻滞,则水液、血行不畅,生痰、生瘀,日久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前发为瘿病,。然,肝郁气滞常在发病之前为使动原因,发病之时,已肝郁日久化火,灼津炼液为痰,痰热互结,阴液亏耗此时若以辛散温燥之药为主行气解郁化痰,犹如火上浇油,消阴烁脏,若用苦寒清热药清热化痰则恐伤阴败胃,生湿生痰,反而加重病情。故临床应清热养阴、化痰散结兼而施之,方可收效。导师贾颖临床辨证精准,药症结合,疗效俱佳。


医案赏析


裴某,女,24岁,山西太原人,学生。2017年7月1日初诊。右侧甲状腺肿大,伴疼2天。现症见右侧甲状腺肿大,疼痛,无心慌、气短、汗出、手抖、发热,口干,情绪紧张,素喜辛辣饮食,纳食可,便秘,月经规律。查体:右侧甲状腺肿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触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6月30日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侧叶大小4.5×1.3×1.5cm,右叶内低回声结节大小分别为0.3×0.3cm、0.3×0.2cm,超声诊断:右侧甲状腺囊实性占位(TI-RADS 3b);右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请结合临床。证属:痰热互结,肝气郁滞。治以清热化痰散结,疏肝解郁。方药:黄芩12g,百部15g,丹参30g,牡丹皮30g,浙贝母12g,牡蛎30g,玄参9g,陈皮12g,柴胡12g,白芍15g,合欢皮15g,甘草6g。6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7月15日二诊:服上药后疼痛减轻,情绪紧张消失,口干缓解。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散结。方药:黄芪30g,金银花30g,连翘18g,玄参9g,浙贝母12g,柴胡12g,地黄30g,百合15g,甘草6g。6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8月1日三诊:服上药后,右侧甲状腺肿大稍减,疼痛明显减轻。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清热养阴、化痰散结。方药:玄参30g,麦冬12g,地黄30g,黄芩9g,百部12g,浙贝母12g,牛蒡子15g,牡蛎30g,海藻10g,昆布15g。6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8月15日四诊:右侧甲状腺肿大明显减小,疼痛消失,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清热养阴、化痰散结。方药:黄芩9g,百部12g,牡丹皮15g,玄参12g,麦冬12g,地黄30g,五味子6g,夏枯草30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9月5号五诊:服上药右侧甲状腺肿大减轻,咽部不适,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风热痰凝。治以清热养阴、化痰散结。金银花30g,连翘18g,桔梗10g,玄参9g,天花粉30g,牡蛎30g,柴胡12g,枳实9g,白芍15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10月10日六诊:视诊:甲状腺无肿大,余无不适,舌红,苔薄黄,脉细数。10月2日在榆社县人民医院行B超检查示:甲状腺侧叶大小3.5×0.7×1.2cm,低无回声结节大小分别为1.1×0.4×0.6×cm、0.29×0.14,超声诊断:甲状腺右侧叶低无回声结节(较前缩小)。治以清热养阴,化痰散结。方药:黄芩15g,百部12g,牡丹皮30g,玄参12g,浙贝母12g,牡蛎30g,柴胡15g,海30g,五味子6 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


本病病位在颈前结喉处,脏腑当责之肝、脾胃,常与情志与饮食相关。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本例患者平素喜食辛辣饮食,胃中积热,肝胃蕴热,炼液成痰,痰热结聚颈前而发,日久则耗伤阴津。所以应治以清热养阴,化痰散结,痰热得清,阴液得复,病乃愈。玄参、牡蛎、贝母为《外科真诠》中消瘰丸组成,化痰软坚,专治阴虚火旺所致之瘰疬。黄芩、百部、浙贝母清热化痰,玄参、麦冬、地黄、百合清热养阴增液,玄参、麦冬入肺胃经,善清肺胃之热,补肺胃之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得复,下输大肠则便秘解。《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结者散之”,海藻、昆布、牡蛎、海、夏枯草皆入肝经,化痰软坚散结。久病入络,络阻血瘀,丹参、牡丹皮活血化瘀。一诊、五诊加四逆散疏肝理气,清解郁热。二诊配伍黄芪健脾益气生津。根据症状酌加清热解毒之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利咽开音。病证结合,随症加减,收效颇佳。

         ——供稿人:刘文霞

大家都在看

中医肿瘤的病机

开启良知,一心为病

元宗血津复的基本概念(一)

中医外科辨证论治特点概括(一)

【医事传略】赵尚华教授的专访报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