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医术不言苦 无悔青春献杏林 ——记北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余建新

2020-11-21 16:32:13

  他是敢于担当的领路人,他是精益求精的好大夫,他是为民服务的好党员,他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他叫余建新,麻城市北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院长,中医副主任医师。

  1996年自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余建新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于2006年开始担任业务院长。20余年的锤炼,使他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医技医术,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管理经验。

 传承与创新  永远在路上

      他潜心医术。精瘦的身材、和蔼的笑容、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的余建新,给人直观的感觉就是一个学者型的人。的确,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除了看书,他没有别的爱好。从书本里、从各种培训中、从自己的临床病例中,他孜孜不倦地吸取营养。如今,在基层常见的心脑血管意外、农药中毒、小儿水痘、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他都有独特的造诣。他判断脑血管意外的出血性或缺血性类型、病灶定位,均与后期的影像学(CT、MRI)结果高度吻合,在治疗和后期恢复上,又运用中医康复理疗进行早期干预,使患者的康愈时间大大提前。 

       2002年5月7日,余建新在白果中心卫生院工作期间,本院一名职工因脑干出血昏迷到上级医院治疗,做完检查和评估后,医生告知家属患者生存几率不大,暗示家属放弃治疗,于是该职工家属抱着尽尽心的想法,遂将该职工带回白果院。余建新接受了该患者,带领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查看病情,精心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夜以继日的科学治疗、细致耐心的精心护理,该患者在昏迷了一个月之后,终于奇迹般的醒了,体力和智力也逐渐得到相当好的恢复,这一事件在当地被传为美谈,也是余建新医术精湛最好的例证。

       2007年4月, 他在夫子河镇卫生院工作期间,碰到两例出疹发热患儿,当时患儿症状、体征特殊,不同于一些传统典型性的传染流行病,由于他长期坚持业务学习,订阅多种儿科医学核心期刊,掌握着较为前沿的医学新知识,结合患儿的特殊体征、症状、外游史,他果断诊断为手足口病,这种疾病当时在我市还未曾提到过。经过科学诊治后,病儿迅速痊愈。果不其然,一月后,本市及周边大部分地区流行小儿手足口病。自那以后,这种病才被全市广大临床医护人员熟知,这件事切实地印证了他敏锐的医学判断。

      他勇于创新。古时曾有中医名家提出“古方不能尽后人之病, 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充分说明除了传承外,中医更需要创新。在阅读大量中医著作的基础上,他撰写了数万字的学习笔记,并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诸多感悟和心得。

     近20年来,他用清热解毒、解表的药物或针剂治疗流感(包括各种禽流感)、各种时令性流行性疾病,治疗 1000余例患者,治愈率达90 %以上,社会反响良好。他应用中药制剂配合经典的三联(四联)疗法,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治疗患者300余例,治愈率达95% ,反弹比例明显下降,临床评价效果良好。

      他乐于传帮带。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严格要求下属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方案,要求每月全院医生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考试考核一次,并积极为年轻医生联系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在每天的查房过程中、在一些疑难病例的会诊中,他总能把病例最突出的特点,联系理论知识做最详尽、生动的讲述,对年轻医生进行全方位传帮带。他是业务院长,也是学科带头人,更是一位全科医生,无论哪个科有棘手疑难病例,他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用自己丰富的临床和理论知识,指导科室医生用药和治疗,并借机向科室全体成员普及该病种诊断治疗相关知识。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医院整体业务素质逐年提升,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用心用情  还原医患的亲密与和谐  

       在日常管理中,他一贯倡导与患者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他常说对待病人要亲切、有爱心,不能把病人当作“有病的人、登门求医之人”,而是把他们当成“朋友、亲人”。他常教导下级医护人员要善于了解病人及家属心态,读懂患者心理问题,讲解病情要生动易懂。要通过形象的比喻将一些专业性、空洞性的理论表达出来,最大程度得到病患及家属理解与支持合作,还原医患关系原本的亲密和谐状态。可以说现代医院管理中,最难与最关键的就是医患关系的构建,而他在管理岗位上一直在这方面积极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如在儿科误服中毒特殊洗胃治疗上,他倡导的亲情关怀,精柔操作,细致观察,全程呵护的治疗原则,不仅对治愈率有很大的提高,更是得到了家属的真心赞扬和感激,真正做到医患双赢。

      ,他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职业道德,以对病人负责,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为指导思想,在平常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多年来根本没有成块的休息时间,手机常年处于开放状态,为医院的业务管理,危急病人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及隐患的排除等等倾注了满腔的精力。

援疆的那些日子  虽苦犹甜

      提起新疆,很多人会联想到“风吹草低现牛羊”、“天高云淡、异域风情”等优美词句,但如果说要去那里工作一年,或是在那里生活一年,相信很多人又会想到那里艰苦的物质条件、让人胆颤的治安条件,从而在心里产生极大的抗拒。但接到组织要派他去援疆的通知后,余建新没有丝毫的不乐意。他说了简单的三句话“组织选派我去,是对我的肯定;新疆同胞需要医生,我应该去;参与援疆对我是一种历练。"多么朴素却真诚的语言,却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体现得淋漓尽致。

       新疆建设兵团八十二团医院相当于一个县级医院,但是整个门诊只有两个医生——就是每年从内地派去援疆的两名全科医生,可见当地医生是多么缺乏。去了之后他发现,那里的医疗条件与医疗水平,与他想像的相差甚远。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叫拉拉的哈萨克族年轻男性患者,一身脏乱异味,去了几家医院都看不出什么病,余建新一诊治确诊患者得的是,开了药方,可是护士不愿给他注射,怕传染。他只好让患者拿着处方去别的地方治疗,并附上详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半月后这位患者痊愈,来到医院对余建新感激不已!

       最让兵团医院院长感动的是,曾有一位酒精依赖患者收精神科住院,五天后的一个夜晚突然死亡,院长焦急郁闷,不知所措,。余建新得知情况后,通过查看病历、辅助检查资料,凭着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分析总结出死亡原因,并行成科学可信的医疗文书,从而将一桩可能爆发的医患矛盾,成功地消灭在萌芽状态。

       远离家乡亲人来到新疆,余建新除了深深体味身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除要克服心理关外,他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难关,因为当地条件艰苦,一日三餐他都必须亲自做饭,有时候因为忙着给病人看病耽搁了做饭时间,经常三餐不饱…..艰苦的工作环境,历练了他的品性,也更坚定了他自己此行的使命,用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服务当地群众,能为他们解除疾苦,就是他心中最大的欣慰!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种义诊和募捐工作,经常主动到农村和社区为孤寡老人和精准扶贫对象免费热情服务,解决他们的痛苦,多次带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他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赢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病患的高度好评。2006年和2011年,他分别被评为“十•五”、“十一•五”期间麻城市优秀医务工作者。多次被本系统、本乡镇和市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在援疆期间,他被湖北省援疆前线指挥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农五师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余建新看来,做好一个医生,必须先做好人。他认为没有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善济的心怀,没有精湛的医技,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几多风雨,风度春秋,时光流逝,患者在变,不变的是他对医学事业永恒的挚爱!



供  稿:李成红

编  辑:程   姣   李  桦

编  审:万利胜

投稿邮箱:12055802@qq.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