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上清丸 功效有异同

2021-04-11 16:46:15

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标题下的健康周报即可加关注)

在中成药中,有很多上清丸,如“上清丸”“阮氏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芎菊上清丸”“明目上清丸”等,它们虽都是上清丸,但在功效上有所异同。


上清丸

为经验方,选自《药典》,由大黄、黄芩、黄柏、连翘、栀子、白芷、防风、荆芥、桔梗、薄荷、川芎、菊花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引起的上焦病变,诸如头晕耳鸣、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用法:每次6,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阮氏上清丸

为老字号经验方,主要成分是儿茶、马槟榔、薄荷叶、乌梅、硼砂、诃子、山豆根、冰片、甘草等,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疳口疮、津液不足、口干舌燥等。临床上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也有较好的疗效。用法:吞服或含服,一次0.5,一日24次。


黄连上清丸

处方由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的洗肝明目散加减化裁而成。处方在上清丸的基础上加了黄连、石膏、蔓荆子、荆芥穗、旋覆花、甘草等6味药,可用于上焦风热、头昏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此方比上清丸增加了散风、清热药物,散风、清热并重,清上中焦风热的作用比上清丸强;散风作用强于牛黄上清丸。用法:每次1丸(9),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牛黄上清丸

处方来源于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中的原方加减而成。比黄连上清丸的处方中加了牛黄、冰片等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的药物,同时还增加了赤芍、当归、地黄等清血热、活血药物,故偏重于清热解毒,治疗火毒炽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疮肿等。其散风作用逊于黄连上清丸。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芎菊上清丸

处方来源于《局方》中的川芎茶调散加减化裁而成。方由川芎、菊花、黄芩、栀子、蔓荆子(炒)、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活、藁本、桔梗、防风、甘草、白芷等中药组成。川芎、菊花专清头风,为主药,辅以防风、荆芥、薄荷加强祛风功效,黄柏、黄芩、大黄、栀子清上焦积热,引热下行从二便而去,滑石助栀子清利湿热,以三焦气化,使以桔梗清宣肺热,引药上行头目,以奏祛风清热之效,甘草调和诸药,适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目诸疾,对各种头痛,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丛集性头痛、癫痫头痛等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用法:口服,每次6,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明目上清丸

处方来源于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中的清上明目丸加减化裁而成。方由黄连、黄芩、菊花、桔梗、熟大黄、天花粉、石膏、麦冬、玄参、栀子、蒺藜、蝉蜕、甘草、陈皮、车前子、当归、赤芍、枳壳、薄荷、连翘、荆芥等21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引起的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眼边刺痒,大便燥结,小便赤黄等。用法:口服,每次9,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综上所述,各种上清丸在功效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使用时要辨证施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注意:所有上述上清丸孕妇均忌服。

韩德承/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