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十三】看图猜中药,这些中药你认识吗?

2020-10-09 07:36:33

点击题目下方的执业药师圈,一键关注,润德教育官方微信,国内最大的执业药师圈,为广大考生提供考试动态,经典考题,行业资讯,据说执业药师人都关注了~


126天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倒计时

药材一


胡黄连

【性味】:

味苦;性寒。

①《唐本草》:大寒。

②《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归经】:

入肝、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胃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入药部分】:

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

【产地和分布】:

1.西藏胡黄连:生于海拔3600-4400m的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或浅土层的向阳处。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2.胡黄连:生于高山草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慎服。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药材二

巴戟天

巴戟,全名“巴戟天”又名“鸡肠薯”,属草科藤植物,为“四大南药”之一,可补肾阳,强筋骨,袪风湿,有提高免疫功能,降底血压和类皮质激素的作用,亨有“南国人参”之称。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

味甘、辛,性微温。

【归经】

归肾、肝经。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主治】

用于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相关配伍】

1、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方》)

2、治妇人子宫久冷,月脉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巴戟三两,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上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二十丸,暖盐酒送下,盐汤亦得。日午、夜卧各一服。(《局方》巴戟丸)

3、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桑螵蛸、兔丝子(酒蒸)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酒或盐汤送下。(《奇效良方》)

【用法用量】

3~10g

【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炮制】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

【炮制方法】

1、巴戟天,除去杂质。

2、巴载肉,取净巴戟天,照蒸法(附录Ⅱ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3、盐巴戟天 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附录Ⅱ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4、制巴戟天 取甘草,捣碎,加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照煮法(附录ⅡD)煮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生理特性

藤状灌木。根肉质肥厚,圆柱形,不规则地断续膨大,呈念珠状。茎有细纵条棱,幼时被褐色粗毛。叶对生;叶柄长4~8mm,有褐色粗毛;叶片长椭圆形,长3~13cm,宽1.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嫩时常带眦色,并有衡疏短粗毛;老时肖滑无毛,下面沿中脉上被短粗毛,叶缘有短睫毛,侧脉6~7对;托叶膜质,鞘状。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的顶端或热电厂成伞形花序;总花梗长3~10mm,被污黄色短粗毛;花萼倒圆锥状,先端有不规则的齿裂;花冠白色,肉质,长可达7mm,花冠管的喉部收缩,内面密生短粗毛,多数3深裂,较少14裂;雄蕊与花裂片同数。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纤细,2深裂,藏于花冠内。核果近球形,直径6~11mm,熟时红色。小核内有种子4颗,近卵形或倒卵形,背部隆起,侧面平坦,被白短柔毛。花期4~7月,果期。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溪边、山地疏林下或栽培,分布于福建、酒杯、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鉴别】药材性状

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气微,味甘而微涩。

药材三


茜草

【别名】红茜草、血见愁。

【来源】

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多为野生。

【产地】

主产于陕西、河南、安徽、河北、山东各省,其它各省亦多有生产。

【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缘草本,根茎圆柱形或团块状,根圆柱形或须状,细长,数条或数十条丛生于根茎上。茎方形,具四棱,棱上生逆刺。叶通常4片轮生,叶片卵状心形或狭卵形,先端尖,全缘,叶脉3~5出,有长柄,叶柄及叶脉上均具逆刺。花销,成圆锥形聚散花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淡黄色5裂,着生于短筒上。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老熟后黑色。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呈圆柱形而弯曲,长10~20厘米,直径0.1~1厘米,数条或数十条丛生于根茎上。表面棕色或红褐色,有细纵纹。外表较易剥落,而露出橙色木部。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扩大镜下观察,可见密集的小孔洞,形如海绵体。气微弱,味淡。

以根粗长,表面红棕色,内碴红橙色或橙色,少细须根,无芦茎者为佳。

【功效与作用】

生用凉血、行血,炒炭用止血。现代实验发现其作用为:

1、止血。实验证明有轻度止血作用,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

2、抗菌。体外试验对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稍有抑制作用。

3、镇咳。动物实验证实有镇咳作用。

【炮制】

切片,生用或炒炭。

【性味】

苦、寒。

【归经】入肝经。

【功能】

凉血、止血、去瘀血、活血。

【主治】

吐、衄、便、崩、尿血,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临床应用】

为治疗热症出血的常用药。

1、用于治疗崩漏。不论是月经来淋沥不止,或是久漏成崩,流血量多势急,只要属血热者,都可应用茜草根(炒炭),配海螵蛸、荆芥炭、白术、续断等作为基本方,再随证加减;如属血崩虚证,则配固涩药如龙骨、牡蛎,补益药如白术、黄芪等以固涩止血、健脾摄血,方如固冲汤。

2、治疗热证血痢,有凉血止血作用,常配川连、黄芩、地榆等同用,方如茜根散。取当归、丹参、牛膝等,研末服或水煎,黄酒冲服。

3、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发现,茜草根配含羞草根、红背叶(加味含红合剂)治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其中主要有效药物虽为含羞草根,但茜草根也有镇咳和抗菌作用。

4、治热证吐血、衄血,配生地、白及、侧柏叶等,但不宜用于血虚吐衄。

5、治跌打损伤,由于憋气过度而致内有积瘀者,常配泽兰、赤芍、红花等活血祛瘀药同服。

【使用注意】

胃弱、泄泻者不宜用。

【用量】

6~15g,鲜品15~30g。

【处方举例】

1、固冲服《衷中参西录》:白术30g、黄芪18g、山萸肉18g、生白芍12g、煅龙骨18g、煅牡蛎18g、茜根炭6g、陈棕炭6g、海螵蛸12g,煎汤,送服五倍子细末3g。

2、茜根散:茜草根9g、地榆12g、生地12g、当归9g、黄芩9g、栀子6g、川连4.5g,水煎服。

3、加味含红合剂:鲜含羞草根90g,鲜红背叶60g、鲜茜草根30g,水煎。文火煮六小时(如煎煮时间不足,服后会头晕等反应),分早晚分两次温服。

注:茜草有长叶茜草,中华茜草及黑果茜草(伏茜草)等多种,根部基本相同,无显著区分。

四川省部分地区,以茜草茎藤药用,名茜草藤。

药材四


断续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药材五


天花粉

【入药部位】

该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性味】

甘、微苦,微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主治】

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禁忌】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炮制方法】

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生理特性】

攀援藤本,长可达10m。块根圆柱状,肥厚,富含淀粉。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其原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旱,怕涝洼积水,适宜生长于冬暖夏凉的低、中山区。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7月均温28℃以下、1月6℃以上时较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主要产地】

分布于河南等地。


扫一扫或者长按二维码,加入群聊!

想要2.5G真题资料包?赶紧关注【执业药师圈】 回复“资料”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