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中医大讲堂—带下病

2020-11-05 11:27:25

【概述】

带下指阴道壁及宫颈等组织分泌的一种黏稠液体。在发育成熟期或经期前后、妊娠期带下均可增多,带下色白无臭味,这是生理现象。当阴道、宫颈或内生殖器发生病变时,带下量明显增多,并且色、质和气味异常,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根据带下的不同颜色和症状分为白带、黄带;赤带、青带、黑带及五色带。临床以白带、黄带及赤带多见,青带可能为脓性分泌物,黑带可能为少量陈旧性分泌物或生殖道恶性病灶的分泌物,五色带多为生殖器恶性病灶的分泌物,以更年期妇女多见。带下病常见于各种阴道和宫颈炎症。

【病因病理】

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因所形成。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温邪;内湿,多因脾虚失运,肾虚失固所致。

1.湿热(毒)因摄生不洁,或久居阴湿之地,或因手术损伤,以致湿热、病菌入侵带脉,发为带下。

亦有肝经湿热下注,或因热毒蕴腐,损伤血络,导致带下赤白。

2.脾虚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牌运失健,湿浊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为带下病。
3.肾虚 素体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封藏失职;亦有肾阴偏虚,相火偏旺,灼伤血络,任带失因而带下赤白者。

【诊断要点】

1.妇女阴道内流出的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可诊断为本病。

2.赤带与经间期出血、经漏有别。赤带,带下色赤,与月经周期无关;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有周期性;经漏为月经点滴而出,淋漓不尽。

3.脓浊带下质黏如脓样,且有臭味,为热毒损伤任、带二脉血气所致,但与阴疮排出的脓液有别,阴疮则为妇人生疮,初起一侧或双侧肿胀疼痛,继则化脓溃疡,脓液量多,臭秽而稠,两者可通过妇科检查而鉴别。

4.带下如五色夹杂,如脓似血,奇臭难闻,当警惕癌变。应结合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辩证分型】

1.湿热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气,胸闷口腻,或小腹作痛,或带下色白质黏如豆腐渣状,阴痒等,小便色黄。舌苔黄腻或厚,脉濡滑带数。

2.热毒 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或如脓样,有臭气,或腐臭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干,头昏晕,午后尤甚,大便干结或臭秽,小溲色黄量少。舌红,苔黄干,脉数。

3.脾虚 带下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s白或萎黄,四肢欠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搪,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4.肾阳虚 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5.肾阴虚 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头昏目眩,或面烘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艰尿黄。舌红少苔,脉细带数。

【分型治疗】

1.湿热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易黄汤加减。

黄柏10 知母10 车前子10克(包煎)土茯苓15 六一散10克(包煎)椿根皮10 白果10 山栀10 川牛膝10克加减:兼见脾虚者,加山药10克、白术10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肝经湿热偏甚者,加龙胆草6克、柴胡10克、木通6克、黄芩10克、生地12克。

2.热毒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15 金银花15 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5 天葵子10 白花蛇舌草15克鸭跖草30克。

加减:挟瘀腹痛者,加桃仁10克、生苡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2克;热甚伤津者,加生地15克、赤芍12克、麦冬IZ克。

3.脾虚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炒党参10 炒白术10 淮山药12克白扁豆15 茯苓12 炙甘草3 木香6克莲子肉10 茁仁15 砂仁3克(后下)。

加减:腰酸腰痛者,加杜仲 10克、川断 10克、桑寄生10克;下肢肿者,加猪苓12克、车前子15克(包煎);阴痒者,加蛇床子12克、花椒6克。

4.肾阳虚治法: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加减。

鹿角霜10克(包煎)茧丝子10 潼蒺藜10 黄芪10 桑嫖蛸12 制附块5克(先煎)杜仲10 补骨脂10 赤石脂12克(先煎)煅龙牡各15克(先煎)。

5.肾阴虚治法: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0 黄柏10 生地12 丹皮10 泽泻10 山药12 地骨皮15 茯苓10 麦冬10克。

加减:腰膝酸软者,加川断 12克、怀牛膝 10克;

头昏目眩者,加枸杞子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0克;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2克、夜交藤30克。

【中成药】

1.乌鸡白凤丸 每日12次,每次1丸,吞服。适用于脾肾虚弱者。

2.威喜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肾虚者。

3.白带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适用于脾虚者。

4.愈带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湿热黄带。

5.龙胆草片 每日3次,每次34克,吞服。

适用于肝经湿热带下黄绿者。

6.七味新消丸 每日3次,每次2克,吞服。适用于热毒挟瘀带下黄赤或五色相杂者。

【简便方】

1.白果10粒,捣碎冲豆浆,晨服。或白果炒熟,每日服20粒。适用于脾虚夹湿之白带。

2.棉花梗60克、红枣10枚,煎服。用于脾气虚弱之带下。

3.红鸡冠花30克,煎汤分2次服。适用于赤带。

4.丹皮10克、赤芍10克、红枣10枚,煎服。适用于带下赤白者。

【其它疗法】

1.脾俞、带脉、肾俞、足三里、八篌(补法);带脉、足三里、气海、脾俞(补法或灸法)。适用于脾虚夹湿及肾气不足者。

2.三阴交、血海(泻法),留针20分钟;灸百会,每日1次,每次3壮。用于气虚不固者。

3.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白环俞(泻法)。用于湿热或实热挟瘀者。

【注意事项】

1.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异常,并伴随症状者,都属带下病范畴,并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和妇科肿瘤。

根据带下的异常颜色及其特有症状,又有白带、黄带、赤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分。白带如色白无臭味,量不多,不伴症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白带量多或有臭味,并伴不适症状者则为带下病,可因外感湿邪,或牌失健运、肾气不固、带脉失约所致,可予清化湿热、健脾化湿或益肾固涩止带之法治疗。

2.黄带带下色黄如脓,黏腻秽臭,多见于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急性盆腔炎等。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湿止带。对于素体阴虚或湿热偏盛者,忌服辛苦酸辣之品,以免热灼阴液,导致阴虚火旺。

3.赤带乃阴道内流出红色而黏浊的分泌物,或有腥臭味者。赤带可因生殖道炎症,亦可由生殖道肿瘤引起。发现赤带时,首先应查明原因用卡除癌症,可作妇科检查、B超及活检等。对于伴有重糜之宫颈炎,应积极治疗,并定期组织普查,必要时作宫颈活检,排除宫颈癌。

4.带下五色混杂,黏腻如脓状,秽臭异常,称为五色带。常见于生殖道癌症,应特别引起警惕,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宫颈活检或阴道镜上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如为生殖道炎症所致,积极抗菌消炎,清解热毒,如为恶性肿瘤,应作手术和抗癌治疗。

5.预防带下病应从增强体质和防止感染人手。

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下腹部要保暖,防止风冷之邪入侵,饮食要有节制,免伤脾胃。经期禁止游泳,防止病菌上行感染;浴具要分开;有脚癣者,脚布与洗会阴布分开;提倡淋浴,厕所改为蹲式,以防止交叉感染。

傅至禾1979---),主治中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医养生专家、高级人力资源师、高级职业经理人、九道芯养生集团CEO,傅氏祖传中医第四代嫡传掌门人,从小跟随父亲行医耳濡目染,中医禀赋过人。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喜欢搜集学习民间名师所著中医特效密方及古医书,处方最喜欢使用虫类药,承祖训:《病治有缘人,万物相载之为德,众心相向之为信,诸法德信之为术》,独创《傅氏中医妇科十三方》成为傅氏临床医案的宝贵秘方,内载之十三方药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疗效卓著被誉为《玉女金方》;

新繁诊所地址: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天星街94-96号 道芯堂中医诊所

电话:028-83931437

蜀汉诊所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苑街117号附16号 道芯堂中医诊所

电话:028-86269939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