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医家《伤寒论》研究及对临床的影响

2020-07-15 06:58:03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导读

作者阅读、整理近代医家秦伯未的《秦伯未膏方集》,丁甘仁的《丁氏百病医方大全》,曹家达的《曹氏伤寒发微》,何廉臣的《增订伤寒百证歌注》,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伤寒论概要》,恽铁樵的《恽铁樵伤寒金匮研究》,张雷《籀荔谈医得集》,祝味菊的《伤寒新义》和《伤寒方解》,承淡安的《伤寒论新注》等近代医家编撰《伤寒论》方面的论著,充分展现了他们运用《伤寒论》的思维和方法,灵活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临床疑难杂症。文章摘录著述中医家观点,临床应用经验,体现近代《伤寒论》研究,逐步趋

向精通伤寒温病两套辨证论治方法,寒温融合成为个体系。


1、继承发展,倡立寒温统一的外感病学


秦伯未比较分析伤寒与温病学说后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两者虽具多种差异性,但又具颇多共同性,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而没有必要将两者对立起来,应当在尊重两种学说的前提下,使两者统一起来,建立完整的中医外感病学(或叫传染病学),从而使之在临床应用上大地提高一步。



具体地说,这两种病的差异在于:病因有寒温之异,病机有伤阳、耗阴之别,辨证有六经表里与三焦上下之差,治疗先有温与凉,后有回阳与救阴之不同。而共同点有:均感受外邪而初起皆见表证,表邪不解均可传里化热,治用清热或通便之法。这种病在其他方面存有交叉:病机方面,伤寒有伤阴,温病有伤阳;辨证方面,伤寒六经分上下,温病三焦分表里,均离不开经络,何况太阳证即为上焦病,阳明、少阳、太阴证即为中焦病,少阴、厥阴证即为下焦病,内脏系统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一纵一横而已;在处方用药上,伤寒表证虽以辛温解表为主,但也有辛凉的麻杏石甘证治法,可与温病所出辛凉之剂桑菊饮、银翘散并存,通便方面,伤寒有攻下之承气汤和润下之脾约蔻仁丸,温病既用承气汤,又出养阴润下之增液汤,并常合两方为增液承气汤而用之,根据症情可灵活加减使用。所以,温病实为羽翼伤寒,应消除其分歧而力加统一之由此可见,秦伯未研究外感病之证,寓古今之说于一炉,力排经方、时方之分歧,在尊重两种学说的前提下,使两者统一而建立完整的中医外感病学。



2、处方辨证有法,擅治伤寒温病


仁擅长治疗伤寒、温病,辨证处方足资后学者揣摩。晚清著名经方家曹颖甫在《丁甘仁医案·序》中论道:“每当诊治,规定六经纲要,辄思求合于右,故具医案,胸痹用瓜蒌薤白,水气用麻黄附子甘草,血见黑则附子理中,寒湿下利则用桃花汤,湿热则用白头翁汤,阳明腑气不实则用白虎汤,胃家实则用调胃承气,黄疸则用栀子柏皮,阴黄则用附子茵陈,虽剂量过轻,于重症间有不应,甚或连进五六剂才得小效,然此即先生之道与术,所免人疑畏者也。”



丁甘仁化裁经方医案:朱,诊脉左弦右涩,胸痹心痛引背俞,食入梗胀,甚则泛吐,舌苔白腻。此寒客中焦,厥气上逆,犯胃贯膈,用瓜蒌皮、薤白头(酒炒)、仙半夏、云茯苓、枳实炭、陈皮、蔻壳、砂仁(研,后下)、制川朴、范志曲、生姜、陈香橼皮。方用仲景瓜蒌白半夏汤加味。方中君药瓜蒌善于散结开胸,辅以炒薤温通阳气、行气止痛,白酒行气活血,半夏、枳实炭行气而破痰结,陈皮、砂仁、香橼理气化痰,川朴、范志曲消胀除滞,诸药合用,以达通阳行气、燥湿浊、豁痰开之功,即丁氏“寒客中焦,法当通阳行气”的治疗观点。


丁氏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相结、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方法,开创了寒温融合派的先,是“寒”“温”合流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他治疗外感热病,能融会“伤寒”、“温病”两说为一体,常常是“伤寒”方、“温病”方同时采用。在他的医案中,对25例湿病案的叙议,紧紧扣湿温病的特点,不囿于卫气营血和三辨证,而是结合具体病情,或与伤寒六经辨证结合在一,使伤寒与温病两种迥然不同的辨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地。


在他的医案中,对25例湿病案的叙议,紧紧扣湿温病的特点,不囿于卫气营血和三辨证,而是结合具体病情,或与伤寒六经辨证结合在一,使伤寒与温病两种迥然不同的辨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地。在他的伤寒案和风温案中,用药115种,其中出现5次以上的中药有43种,分别为麻黄、桂枝、苏梗、荆芥、生姜、薄荷、桑叶、淡豆、天花粉、芦根、山栀子、知母、竹叶、石膏、生地、白芍、黄芩、银花、连翘、半夏、川贝、象贝、竹茹、竹杏仁、枇杷叶、桔梗、天竺黄、藿梗、川朴、陈皮、枳实、附片、谷芽、神曲、蝉衣、茯苓、茯神、冬瓜子、茅根、甘草、石斛和通草。这些药分别归属于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温化寒痰、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芳香化湿、行气、温里、消食、息风止痉、利水渗湿、止血、补气和补阳药。出现最多的药物种类,为辛温解表和清热泻火药。其中出现lO次以上的中药仅有18种,分别为桂枝、生姜、桑叶、淡豆豉、天花粉、芦根、山栀子、银花、连翘、半夏、川贝、竹茹、杏仁、枇杷叶、枳实、茯苓、石斛和甘草,以清热与化痰止咳药为最多。因此,可以推断当时民间较多的时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从组方来看,是伤寒和温病方同时使用,不以经方和时方划分界限。由于丁甘仁对时病治疗的擅长,所以形成了丁氏的用药特点,即肺胃双解、表里兼顾、万变有序和用药轻灵。



3、精专伤寒,善于经方


曹家达20余年行医经验的心得及对《伤寒论》的研究和阐发体现于《曹氏伤寒发微》,该书乃具专治仲景之书,注重临床实践。他指出,麻黄汤是伤寒“圣药”,并对自己多年经验进行总结:①世言麻黄发汗能亡阳,予治病多年未见有亡阳者,时医但用二三分,又加蜜炙,故无济。②吾遇恶寒甚者,轻者二三钱,重者四五钱,甚一剂不愈,连服二剂者,一年中类者不下数十证,未见亡阳之变。曹家达不但精于医理,尤通脉理。他认为,弦脉属于少阳,而手少阳三焦多弦。他说:“近人一见弦脉,便称肝阳,用蒺藜、滁菊、金铃子、延胡索、沉香、柴胡、芍等杂凑成方,吾正不所治何病!”反映了他对《伤寒论》的研究深度。曹家达对许多病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质疑厥阴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他指出:“欲食,食即吐蛔”实由胃中寒湿,胆火不能消谷,腐积虫生也,故特用乌梅丸,方中杀虫之药仅只有“川椒”一味,余多除痰祛湿,温中散寒之药,可以识立方之意。他又指出,霍乱之证,浊气不降,清气不升,纵然有,吐泻交作,中气必属于虚寒,应推崇仲景所立四逆、理中为主方。



4、学古通今,善治热病


《增订通俗伤寒论》是何廉臣的学术代表作。该书是清代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为底本加按、校、补缺而成。《通俗伤寒论》是绍派伤寒之学的理论基,书中认为伤寒是外感百病的总称,伤寒包括了四时外感、外感百病,故当时医界奉该书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该书采用六经为纲辨治热病,宗仲景法则,处方选药轻灵。他指出,“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人内脏,当分三焦部分”。又指出,在疫证的治疗上,三焦辨证对六经体系的补充作用。将六经与三焦联系起来作为热病知常达变的诀窍:“以六经钤百病为定之总决;以三焦赅疫证通之捷诀”。并总结认为,“定六经以治百病,乃古来历圣相传之定法;从三焦以治时证,为后贤别开生面之活法”。不可薄今人厚古人。如《通俗伤寒论》之一“夹痛伤寒”节,俞根初叙述简略,何廉臣乃广收众方,分列10法;在“夹胀伤寒”节,他参证学说16家,引用方剂83方,以近百位历代医家之经验,加以分析、综合、灵活运用,引证之广博,十分罕见。《增订通俗伤寒论》中的诸多论述,充分体现了何廉臣严谨的治学风格。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推动了热病学术的发展。



《增订伤寒百证歌注》为宋朝许叔微(字知可)原著,何廉臣增订。在书中,他对许叔微《伤寒百证歌》的不足及难以理解之处加以浅注,并详精分析。如“舌上苔歌”一节,何廉臣指出“学士此歌,全本经文,别无参予以验心得”,但在临床中“辨舌上苔,确与诊断上有密密切之关系”,于是他将“吴氏坤安《查舌辨证歌》增入以补助之”。在每条吴氏的“查舌辨证歌”后,何廉臣还作了“廉勘吴氏”的注释,逐条阐释吴氏的歌诀。何廉臣对于许叔微《伤寒百证歌》的增订,分析寓于医理之中,不但保留了许叔微原书的优点,而且加深了读者对《伤寒论》的理解。 



5、不读仲景书,难以成良医



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伤寒论概要》等书中,有关伤寒论内容论述丰富。在《伤寒论概要》书中提出,“伤寒治法,可由其证候而分为六个阶段,各有宜忌:为便于言说计,沿用‘热论’太阳、阳明乃至厥阴等经之名,以名此六种证候群。多数急性热病之病型不出六种证候群,其药治法亦不出此六种忌宜。杂病病型多六种证候群所能范围,其药治亦各有其特效药,若徒六种宜忌,即不能应付裕如。故伤寒之治法,近似西医所对证疗法,有共通性,为理解的;杂病之治法,近似西医所谓特效疗法,无共通性,为机械的。故伤寒云者,与病对立之词,非与温热对立之词,伤寒、杂病之分,不在病理、病原之异类,知此然后可知伤寒之范围也。”陆渊雷指出,“中医之病名无一定之界说,举病名者,宜兼举书名,其病始确定,识此故也。有主张统一病名者,吾谓中医之病名无从统一,不如径西医病名,亦识此故也。虽然未可谓古人绝不识病也,青龙、越婢诸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有喘咳者,《金匮》杂病中,即治痰饮咳嗽,为其病同故药同,故古人非绝对不识病者,不若今人一概混称温邪也。陆渊雷指出:“急性热病无特殊主证者,惟有流行性感冒之发热型与肠窒,而临床统计则流行性感冒远多于肠窒。近某西医评《伤寒论》,谓伤寒方但可治流行性感冒,其言虽带立场性,亦未谓无理。盖伤寒中流行性感冒最多,则伤寒方治流行性感冒者亦宜最多耳。不但此也,为内科所治诸病最多者为胃肠病,其次即流行性感冒,而《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治消化器病者,十居其三。此无他,仲景为治疗而著书,其治疗法又皆从积古经验而来,病居最多数者,方亦最多。夫业医者能治最多数之病亦,学之莫捷于读仲景书。今人惑于温热家言,不敢用仲景方,不敢读仲景书,欲成良医,不亦难哉?



陆渊雷论述仲景《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证等,引证研究《伤寒论》,治病救人的重要性。并提出,研究《伤寒论》,是临床医生不可缺的重要一课。

综上述医家外,近代医家恽铁樵的《恽铁樵伤寒金匮研究》,张山雷《籀荔谈医一得集》,祝味菊的《伤寒新义》和《伤寒方解》,承淡安的《伤寒论新注》等都有精辟的研究,医家同时精通伤寒温病两套辨证论治方法,从病因、发病、感邪途径、发病类型、发病特点、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融合成为一个体系。这种过程是逐渐形成的寒温融合,为后世深入研究留下宝贵的遗产。


参考文献

[1]秦伯未.《秦伯未膏方集》,2007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P18

[2]丁甘仁.《丁氏百病医方大全》,2010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P5

[33曹家达.《曹氏伤寒发微》,2007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P3

[4]何廉臣.《增订伤寒百证歌注》,2008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P6

[5]陆渊雷.《陆渊雷医书二种·伤寒论概要》,2008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P6


  ◆    


【编校:刘环星,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张玉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天医堂推荐编校发表。欢迎投稿哟!投稿请微信联系:wxyoky,邮箱:1838029708@qq.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