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成工作室学术年会学习小结

2020-12-02 06:02:26

作者:杨学明医生,医学硕士,中医,现就职于杏林春堂国医馆。


  江津一行,江秀成老师重点阐述了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经验和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我颇有收获,总结如下:

1
江老师关于当前中医药治疗肿瘤现状弊端的分析:

   当前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实践很盛行,但存在一些弊端,江老师指出了当前一些中医不以辨证为基础、缺乏整体观,见瘤不见人的现象,侧重于以毒攻毒,清热解毒、以现代药理研究指导中药的应用,单纯以杀灭癌细胞为目的,如大量使用苦寒药物半枝莲、蛇舌草等。这些现象让我想起在中医院肿瘤科实习的时候,中药的应用寥寥无几,偶尔用中药鸦胆子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动辄30-50g蛇舌草,这种不以中医理论指导而应用的草药并不能够称之为中药,我们回想一下中药学的定义便可十分明了。江老说如果不加辨证用药去杀灭癌细胞,倒不如直接用西医的放化疗手段,至少放化疗的剂量是可控的,作用机制相对中药杀灭癌细胞明确的多。


2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及治疗思想

   瑞士科学家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只有20%是有好的心态和科学治疗而生存的,实际上绝大部分肿瘤患者一经确诊首先想到的是手术、放、化疗,等到要看中医的时候,患者大都处于正气极虚的状态,此时如何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医生需要审慎的,针对这一阶段的患者,江老强调应当顺应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这就必须有整体辨证的诊疗观,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江老认为有形之邪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机体气血阴阳失调、痰湿瘀血瘀滞在局部的体现,总而言之肿瘤是全身性疾病,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不可一味的攻伐、手术切除、放化疗,而应着眼整体,通过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舒肝健胃、温阳化气、除湿通络、填精补髓等具体治则来重建机体平衡,这一过程也正是恢复机体气、血、津、液平衡的过程,江老的这一观点也正契合了《伤寒论》顾护津液、保护胃气、时时固护阳气的精髓。

3
癌细胞可与人和平共处

在正常人及高等动物中,细胞癌基因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又称原癌基因,在每一个正常细胞基因组里都带有原癌基因,但它不出现致癌活性,只是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才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在调节细胞活性的关键基因群发生突变或者异常活动,导致细胞正常的调节受到破坏,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失去平衡,遂造成肿瘤的发生。所以通过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舒肝健胃、温阳化气、除湿通络、填精补髓等方法来重建机体平衡,消除有形实邪或让患者带瘤生存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江老师的大量病例也可佐证。


4
江老师对中医现代化的看法

江老师治疗疑难重症效果突出,这得益于江老扎实的中医功底和对中医经典的融会贯通,但这并不意味着江老排斥西医,江老是一位中医现代化的积极倡导者,常说西医的优势在于解剖、微观病理、现代检查手段,中医人应该熟悉掌握西医的优势为我所用。这样能够让中医诊病治病更加明了,也是在现代医疗环境下证明中医疗效、规避医疗风险的必要手段(作者个人观点)。脉诊是中医的特色,但大部分中医把脉的状态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也许有经验的老中医通过脉诊可以收集疾病信息,而对年轻医生而言通过脉诊判断病位、病灶大小是不甚实际的,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很明确的提供这些信息。

 此外江老师也强调看古代医学著作学习的目的是了解古人对本病的认识和深化的过程,我们应当汲取古人的经验,在临床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在临床中不断检验、提高。

吴均华老师的分享对我的启发:吴均华老师分享了江老关于望诊的经验(具体内容不赘述),让我突然认识到自从学中医以来将脉诊放四诊的首位,而弱化了望诊、问诊、闻诊的重要地位,《难经》里面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望诊、问诊、闻诊的修炼,慢慢体会、积累脉诊的精奥。

芦伟老师的分享对我的启发:在临床上诊断外感六淫、外感疾病寒热、治疗原则的思考,是每个中医都知道的,但很多人的思维局限于统编教材的思维,无论是否治好病,心中都是混沌的,且不论芦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这种不唯书、善于思考的态度是我应该学习的。


I 版权声明

  • 本期供稿:杨学明老师,本期编辑:宋语乔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841745944@qq.com

投稿邮箱:841745944@qq.com,咨询微信songsong257

节选来源:如有不一致的地方,请遵照主讲老师的观点。

觉得不错,请点赞与转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