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入伏“控糖养生”必看技巧!

2022-04-20 11:36:58

关注伏天的知识——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7日(庚辰),第二个庚日是7月7日(庚寅),第三个庚日是7月17日(庚子),所以2016年从7月17日开始入伏,也就是今天。

 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入伏意味着即将进入一年中的最热时段。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初伏末伏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2016年初伏从7月17日~7月26日共10天,中伏为7月27日~8月15日共20天,末伏8月17日~8月26日共10天。今年三伏历时40天。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糖尿病人三伏该怎么养生?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们容易心烦气躁。糖尿病人还会出现血糖波动等情况,糖尿病人应该要注重日常的养生保健。那么,糖尿病人三伏天如何养生呢?一起来看看吧。



暑邪耗气伤津,于是有人认为三伏天更应进补。中医专家认为,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三伏天应慎进补、重调养。



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适宜大量进补。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


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糖尿病人三伏养生之饮食:

俗话说“热在三伏”。户外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室内空调冷嗖嗖地吹着,在忽冷忽热中,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难免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糖尿病人要更加留意。那么,在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些什么呢?


饮食要清淡少生冷

三伏天饮食养生应以清淡为原则,以质软、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在菜肴里加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三伏天有些人喜欢吃生冷食物,这种外热内冷很容易让胃肠受凉,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所以,吃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


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三伏天家家喜食凉拌菜、凉拌面,如果在吃面时放点醋,可使人食欲大增,有助于消化,并起到杀菌、解毒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


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夏季蔬菜营养丰富、种类齐全,而且大多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所以应该多吃一些。以冬瓜而言,其味甘淡而凉,有清热解毒、利水化痰、消暑解渴之功效。冬瓜的营养价值很高,无论是炒菜、做汤或做馅,都十分清淡,味美适口。其他如番茄、丝瓜、南瓜、黄瓜、西瓜等都可多食。


此外,在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因为瓜果在收获、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常会遭受各种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虫卵的污染。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

因为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排出增多,从而引起了负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应达100克左右,其中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为佳,还须注重补充赖氨酸。


补充丰富的维生素

因为高温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汗液排出的水溶性维生素会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所以在三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乃至维生素A、维生素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都有一定作用。


要少吃糖

多吃糖是发生疖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糖升高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病菌的生长繁殖,易诱发痱子、疖疮、痛肿等皮肤炎性病症。不少糖尿病人常并发皮肤疖肿,正是由于体内糖代谢失调、血糖长期过高所致。


重要提示:糖友伏天谨防低血糖


“入伏”意味着天气闷热持续,使一些糖尿病患者频频出现低血糖症状。专家提醒,这并非是糖尿病好转的迹象。



 50岁的周先生患有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已有半年,血糖基本正常。这两天,他总觉得精神差、爱出汗,时常心慌。检查发现:血糖较低。这让周先生疑惑不已:难道是糖尿病治好了?


专家介绍,情况并非如此。由于气温升高,糖尿病患者胃口差、进食减少,同时出汗多,热量消耗大,如仍按照以往方式用药治疗,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往往有软弱无力、出汗、发抖、心慌、紧张、面色苍白、饥饿感、头痛、眼花、易怒、行为异常、性格改变或麻痹、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人体内血糖的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一般的情况下,冬天的血糖要比春秋高,而人在夏天的血糖是一年中最低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夏天胰岛素分泌量较多,同时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也增高;二是夏天活动量较大,代谢加强,消耗较多。


 因此,夏季糖尿病患者要防止出现低血糖,除了监测血糖应更勤一些外,还应利用夏天血糖自然降低的规律,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和加强治疗,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于正常的水平,切不可自行用药或者盲目减药、停药,这对进一步维持疗效,防止低血糖,加强患者治疗信心,都大有好处。



夏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天然降血糖的时节,糖尿病患者应抓紧治疗,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出现。


夏季中医治疗糖尿病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糖尿病患者夏季大多乏力怕动,易出虚汗,即中医气虚的表现。因此中医在夏季治疗糖尿病时,除使用降糖药外,还应结合江南特色特别注意“消暑利湿”、“益气养阴”,主张服用一些补气、消暑、利湿中药,使患者脾气健运,固汗养阴,增强免疫力。另外,服用补气药还可提高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改变糖尿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