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

2020-11-21 09:21:31

糖尿病并发的各种血管病中,以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简称DAO)最为严重。其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糖尿病的周围动脉硬化发展快、程度高,后果严重,一旦发生坏疽,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


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三多一少)的症状,亦有无典型症状的患者。患者的肢体感觉障碍有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为最早、最常见的神经病变。肢体发凉、麻木、感觉迟钝、肢体自觉无力、局部怕冷,如袜套样感觉;非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单侧下肢损害为主。由于运动神经受累而产生运动障碍。因为运动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肌肉常有萎缩及疼痛,局部肢体活动受限,肢体软弱无力;患者往往首先出现类似动脉硬化闭塞症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但是病情较重或者坏疽合并感染者多产生静息痛,也可以出现肌痛等;当 坏疽时,可出现高热、寒战、白细胞增高、血压变化等感染后的中毒症状。


糖尿病体征表现如消瘦及其并发的心、脑及视网膜的疾病体征等。患肢缺血营养障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坏疽溃疡,坏疽多半为湿性坏疽,另外在糖尿病患者中,神经性溃疡在坏疽中占1/3,久治不愈,这种溃疡常是坏疽或感染的开始。往往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易感性,当患者有轻度的外伤或轻度的皮损时,则细菌就乘虚而人,且繁殖和进入血循环,一些疖肿、皮肤感染、足癣等均可以致严重的感染及坏疽。另外肢体患部皮温降低,足背或其他周围动脉减弱或消失,足裂等。趾(指)部可有类似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变而出现皮肤脱屑、肤色苍白、皲裂。


糖尿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病因: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原因是多元性的。血糖、高血脂以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均对血管病变的进展有影响。周围血管病变还与患者年龄及糖尿病的病期有关。40岁患者糖尿病病期为10-20年者,其血管状态可能相当于60岁的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往往累及整个血管系统,病变也可呈节段性分布,主动脉、髂动脉以及股动脉的近端甚至远侧动脉乃至微血管均可被累及。


病机:

祖国医学吧糖尿病血管病变归属于中医“脱疽”、“消渴”的范畴。认为本病由于气血不畅、脉道不充、脉络瘀阻而成“脱疽”之证,后期日久不愈,气因亏虚,阴损及阳,阳气不达;或因毒邪侵袭,凝滞血脉,经脉瘀阻,则四末失于温煦濡养,有形寒肢冷、肢体麻木等症状,如果寒凝瘀久化热,湿热内盛,下注于肢体,可见肢端红肿溃烂,甚至变黑坏死,形成“脱疽”。


主要症状与体征:

1、糖尿病原发病症状

2、感觉障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

3、疼痛静息痛或肌痛

4、中毒症状坏疽时出现的高热、寒战、白细胞增高、血压变化等感染后的中毒症状。

5、糖尿病体征消瘦及并其并发的心脑及视网膜的疾病体征等。

6、缺血营养障碍表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坏疽和溃疡,多半为湿性坏疽,神经性溃疡在坏疽中占1/3,久治不愈。

中医辨证论治


1、阴寒阻络

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本病患者素患消渴,阴伤及阳,阳气亏虚,复感寒湿之邪,阻滞筋脉,气血凝滞,阳气不达四末,失于温煦。此型多为糖尿病并发肢体血管病变的早期。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2、气阴两虚

肢体发凉,全身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由于患者久病耗伤阳气,阳气不足,生化乏源,致使脾肾阳虚,肾阳亏则不能温煦肢体,故肢体发凉,畏寒怕冷。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经。

3、血脉瘀阻

肢体疼痛,明显怕冷,肢端有瘀斑,足部呈紫红色。患者久病入络入血,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血瘀不散,故肢体皮肤有瘀斑。此期见于糖尿病肢体病变严重缺血期。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湿热毒盛

严重的肢体坏疽感染,脓肿,疼痛,伴有高热,神志模糊,患者热毒炽盛,内侵脏腑,结聚不散,经脉阻塞,故见肢体红肿热痛;热生肉腐。肢体破溃坏疽。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4大优势 1次性治愈 0复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王铁伟

王氏中医脉管炎传统辩证论治传承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