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为五味之首 从中医角度说咸味药 很有趣

2022-05-01 10:58:08



咸味为五味之首,正如俗语所说:“一咸遮百味。”最早论述咸味功效的《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咸味涌泄为阴”,指出咸味在阴阳中属阴。

咸味药在中药中所占数量较少,如羚羊角、石决明、鹿茸、紫河车、鳖甲、蛤蚧、牡蛎、食盐、磁石、阳起石、芒硝、海藻、昆布、肉苁蓉等,其中动物类、矿物类药占较大比例。


咸味药主入肾、肝经,在五行中属水,在四气属性上偏于寒凉,能软坚、下燥、补肾、凉血、平肝潜阳、利水退肿,可治疗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脚气浮肿等。咸味药的功效及作用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软 坚

即软化坚结之义。《黄帝内经》最早提出“咸软”,金代张元素把“咸软”的功效解释为“咸能软坚”,并引申为软坚散结。《汤液本草》曰:“牡蛎,咸,为软坚之剂,以柴胡引之,能去胁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结核;以大黄引之,能除股间痛。”故痰瘀相结、胁下硬痛、瘰疬结核、肿硬,常用牡蛎、昆布、海藻等咸味药。具有软坚作用的咸味中药有牡蛎、硼砂、乌贼骨、硇砂、旋覆花、海藻、昆布、礞石、海石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瘰疬、瘿瘤、痞块、咳喘、惊瘫等。

昆布

2
下 燥

咸寒之药,能“下燥屎,逐结热”,可治大便燥结不通。咸味药的下燥作用是通过软坚作用产生的,如常用的咸味药芒硝,可破痞、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等,可与具有强烈泻下作用的大黄配伍,治疗燥结便秘。

芒硝

3
补 肾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咸先入肾。”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常用盐水炮制,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常用药物阳起石,其味咸性温,功能温肾壮阳,治肾阳虚衰、腰膝冷痹、男子、女子宫冷等证,《本草经疏》论之:“阳起石,补助阳气,并除积寒宿血留滞下焦之圣药,故能主崩中漏下,及破子脏中血症癥瘕结气,寒热腹痛,及男子茎头寒,阴痿不起,阴下湿痒。”

蛤蚧

4
凉 血

清代医家尤怡《医学读书记》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内经》之旨也。”常用凉血药物石决明,味咸性寒,功效为平肝清热,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等,《医学衷中参西录》谓之为“凉肝镇肝之要药”。水牛角、羚羊角入心肝血分而凉血,主治热入营血或邪传心包而致的高热神昏。鳖甲也是一味常用的滋阴清热药物,主治阴虚发热、阴虚风动、劳热骨蒸、热病伤阴、经闭癥瘕等证。

羚羊角

5
利 水

利水渗湿的咸味药多主治因痰湿、湿热合邪而致的水肿、小便不利,其药物有浮石、石蟹、海藻、昆布、蛤蜊、白贝等。常用药物浮石,味咸性寒,功能利水通淋,主治小便淋沥涩痛;白贝清热利尿,可治水气浮肿、淋痛尿血、小便不通等。

浮石



来源:药材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