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山治疗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八法(一)

2021-07-02 08:49:54

作者:李寿山

编辑:黄榆媚


李寿山治疗肝病八法之一


医的肝病范围较广,本节所述肝病系指现代医学明确诊断的肝病的部分,包括病毒性肝炎之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以及肝硬化等疾病。中医从肝病所致之“黄疸”、“胁痛”、“肝郁”、“痞满”、“鼓胀”等病立法进行辨证施治。其现代医学的理化检察及化验指标,文中不再罗列。


清热利湿、芳化解毒之法


方药

清热化湿汤


组成

茵陈30-50克,炒桅子6-10克,

蒲公英15-30克,藿香10-15克,

板蓝根15-30克,泽兰15-20克,

车前子15克,水煎服。


主治  湿热发黄证

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有黄疸者。


症见

纳呆、厌油腻、恶心、倦怠乏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目白及皮肤发黄,色鲜艳,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肝功有损害:黄疸指数高、谷丙转氨酶高、甲肝血清抗-HAVIgM阳性。


方解与加减

本方系由茵陈蒿汤化裁而成。


方中茵陈蒿、炒桅子、车前子清热利湿退黄;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泽兰活血化癖利湿,诸药合奏清热利湿、芳化解毒之功。


热重便燥、腹满者加大黄;湿重头眩、呕恶者加姜半夏、茯苓;烦热不寐者加龙胆草;发热身痛者加银花、连翘、大青叶;鼻齿衄血者加小蓟、生地、丹皮、白茅根;黄退后,谷丙转氨酶高持续不降者,偏热则原方减量加白花蛇舌草、虎杖;偏虚则合服五味子粉,每付0.5克,日3付,白开水送服。


病案举例


湿热发黄(急性黄疽型肝炎)证

王某,男,28岁。1958年7月15日初诊,病志号791。

病史与主症

患者既往健康,3周前有肝炎接触史。1周前开始倦怠无力,纳呆,厌油腻,未介意,3天前发现目黄身黄来门诊就医而住院。

查体

巩膜黄染明显,皮肤色黄如橘色,肝大,右胁下1.5厘米,剑突下约3厘米,中等度硬,有叩击痛,脾不大。

化验检查

总胆红质5.5毫克%,黄疸指数50单位,麝浊8单位,麝絮++。诊断: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现症

身目色黄,倦怠乏力,口苦口粘,恶心纳呆,小便深黄质稠如豆油样,大便秘,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辨证

平素健壮,突发身黄如橘子色,纳呆恶心,尿赤便秘,苔黄腻,脉弦滑。病由疫毒外袭阳明,湿热熏蒸,胆汁外溢而发黄,证属阳黄,湿热俱盛之证。

治则

清热利湿,芳化解毒

处方  清热化湿汤加减(原名茵陈桅子汤)

茵陈蒿1两,炒桅子2钱,藿香2钱,

板蓝根6钱,蒲公英4钱,泽兰叶3钱,

车前子3钱,水煎服,日1剂。


7月22日复诊,进药6剂,纳开能食,恶心止,小便色淡黄,大便日2次,黄染如故。又进6剂,黄色渐退,体轻神爽。原方去大黄,继进6剂,黄染尽退,诸症消失。肝大缩回,扪不及,脉沉缓,舌红苔白薄。复查肝功及胆红质均转正常。住院40日而出院。随访1年,一切良好。


按语

清热化湿汤,方由《伤寒论》茵陈蒿汤化裁组成。板蓝根清热解毒退黄;炒桅子、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之邪外出;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泽兰叶活血化瘀利湿。诸药合奏清热利湿、芳化解毒之功。重者加大黄,湿重者加半夏、茯苓,一般疗效很好。20世纪50年代,余在大连市立一院工作期间,成立肝炎病房,接收了大量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中西医合作,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西医配合观察,一般退黄时间-14天,疗效甚好。


·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作者/李寿山 ,编辑/ 黄榆媚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投稿请添加大头微信:datou19880818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