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大暑要注意预防“湿邪”

2020-11-29 09:26:11

【养生语录】

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卧伤气。




大暑,是一年气温最热的时期,也是雷雨最多的节气。面对高温潮湿的天气,人们容易中暑,容易出现乏力、头晕、胸闷、食欲不佳等症状。大暑过后,中医认为养生要注意预防“湿邪”。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2016年三伏天: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 为初伏 10 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 为中伏 20 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 为末伏 10 天


湿邪侵犯人体的症状,主要会引起一些头生困倦,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舌苔白腻这样一些症状,如果是痰湿蕴肺就会出现咳嗽、咳痰。


中医认为,湿邪与风、寒、暑、燥、热并称为“六邪”或称“六淫”,是人体的致病之因,一旦被湿邪侵入,如再不注意就会致病。大暑过后,湿邪往往就会乘虚而入,预防湿邪在注意休息的同时,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以清淡为主。


从饮食上预防湿邪入侵,此时,饮食不要过分油腻,以健脾利湿、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泡脚去湿邪

泡脚养生不分时节,的确有其理论基础。双脚是人体很多重要经络的起源,泡脚通过促进经络自我调节,可以维持人体平衡。泡脚可除体内湿气,人体很多重要经脉都起源于足部,从脚趾头开始,一直往上走,通遍全身。


中医有“经脉所过,主治所疾”的观点,始于足部的六大经络得以调节,与之相连的脏腑也得以保健,从而达到调节人体健康的作用。


泡脚的作用是让局部循环得到改善,有助经络通畅,祛除体内湿气,调节人体平衡,就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而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养生的一大法则。


中医艾灸祛湿

中医认为,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等作用,特别适合养生。经常艾灸相应的穴位,可祛除体内湿邪,更能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邪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湿邪通常分外湿和内湿,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症状。艾灸以下五个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解溪穴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拔罐祛湿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内很容易湿气积聚,此季节拔罐不仅能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收到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也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


当体内深层病邪毒气拔出,往往会在拔罐部位形成一个或多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水泡或者血泡。

透明水泡表示体内有寒气、黄色水泡表示体内有药毒;

出血泡说明体内有瘀症,尤其是血泡颜色越紫黑,就说明病情越重、病程越长。

这些水泡、血泡看起来吓人,实际上是体内病邪毒气的集中排出口,是体内气血能量被集中调动来驱除病邪,给身体进行大扫除的表现。


注意,不是所有的体质都适合,建议做前先咨询专家。



运动祛湿

适当的在运动,出出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运动后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


“祛湿消暑”食疗偏方


荷叶山楂茶

做法:鲜荷叶1张(干品10克),山楂15克,薏苡仁10克,陈皮5克。将荷叶洗净,与山楂、薏苡仁、陈皮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0分钟即成。代茶,频频饮用。

功效:有清热化湿消暑,健脾开胃的功效。


芦根粥

做法:鲜芦根50克(干品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芦根洗净切段,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25分钟,去渣留汁。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入药汁及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米烂粥稠,调入冰糖即成。

功效:有清热消暑,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


六曲陈皮饮

做法:神曲15克,陈皮5克。将神曲、陈皮入锅,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

功效:有健脾祛湿,消食化积,理气消胀的功效。


葛根白茅根蜜饮

做法:葛根15克,白茅根15克,蜂蜜适量。将葛根、白茅根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有清热化湿,消暑生津的功效。


陈皮车前草粥

做法:陈皮10克,鲜车前草100克,粳米150克。陈皮切丝,鲜车前草洗净切段,粳米淘洗干净,与陈皮、车前草一起放入砂锅,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有清热祛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大暑如何饮食养生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


大暑养生

1、药粥

著名医家李时珍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

《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粥养对人之重要。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2、饮水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蒸发消耗过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饮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盛夏阳热下降,絪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3、食材


绿豆

中医上说:“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肿胀“。


冬瓜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微寒、无毒,有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的功效,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连皮一起煮汤,效果更明显。


苦瓜

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热、消暑、生津、清心、明目。传统医学认为,苦瓜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还能缓解热病烦渴、中暑发热、痢疾、痱子等。


高温酷热的天气,除了食补之外,人也应该以“静”为主,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使心情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订阅更多养生知识,尽在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ID:bcgangmu

回复药材名即可查询药材功效,或回复目录进行查询。


 


本草纲目养生馆】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体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