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现象解析

2020-07-26 08:30:56

肖相如按:这是我的学生杨云松的文章,对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的一些思考,可供大家参考。中西医的关系,中西医理论的比较是不可避免的,怎么通过对中西医的比较研究而促进中医自身的发展,这是根本的动因。



在对中西医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一种特殊的文献研究现象,即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这种研究把西医的医学理论与中医的理论进行比较对照,不需要采用实验方法,而是借助文献学的方法进行的。


这种现象从中西医汇通之前就已经存在,汇通时期、科学化时期以及1949年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也经常可以见到。这种现象是由一些人的研究行为构成的。


然而,它的研究目的是什么?它能实现预期目的吗?如果不能实现,什么原因?它最终给中医发展带来什么?在未来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中,这种现象应不应该存在?我们怎么样正确看待它?基于这些问题,笔者作了认真思考,今撰文如下,以供交流。


1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现象的概述



自从西方医学被传教士引入中国,并引起国内医生注意以来,一些开明之士就开始尝试着将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进行比照。


如王宏翰[1]在其所著的《医学原始》中,采用西医学的“四体液学说”(即所说的“四元质”、“四元行”)与中医的阴阳学说和脏腑学说相融汇,构 造了“太极元行说”和“命门元神说”。后来的中西医汇通派和中医科学化派人士都主张中西医比照研究,但是各有分别。



建国后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中也不乏这种现象。


如1950年《新华医药》连载了金寿山著的《伤寒实用节要》,此书是当时国医训练所的讲义。书中对《伤寒论》太阳病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内容就作出了这样的描述:


“此言太阳病之病理,为病毒入血行进而刺激神经中枢,神经起反应之现象。头项为神经中枢之部位,其反应特别显著,故充血而强痛。恶寒为发热之第一步,热虽因体质之差别而有迟早,然终必发热;恶寒发热,体温及血液抗病之现象也;体温及血液,既因抗病而旺盛,脉管自必扩大,故脉浮取之即见。”[2]注释中明显掺杂了“病毒”、“神经中枢”、“充血”等西医名词。


1953年任应秋先生所著的《中医治疗新评价》中,在支气管哮喘一篇,对小青龙的解释为:“心下有水气,是胸腔内管漏出多量浆液性含蛋白质的渗出物,甚或停留胸腔,窜入气管枝,以致气管枝等感受刺激,致迷走神经传入延髓中的咳嗽中枢,由运动神经中枢传至末梢,使呼吸肌及喉头肌起反射的作用,便构成了哮喘的各种症状。如小便不利,少腹满,这是尿毒性哮喘,由于肾脏泌尿机能障碍的缘故。”[3]


1955年陆闻鸿撰文对《伤寒论》中的八个姜附方剂做了描述,他指出:《伤寒论》中“亡津液即是脱水,邪陷少阴或厥阴的大部分证候颇似急性血管机能不全和心脏及血管机能不全,而所谓亡阴当是虚脱”。


治疗方面,“根据张仲景的经验,甘草有强心作用”;“干姜除健胃镇痛外,又有类似肾上腺素的强心及收缩血管增高血压的作用”;“附子能兴奋迷走神经,抑制心脏的活动,对衰弱的心脏说来,诚然是害药,但与比附子用量高而近似肾上腺素作用的甘草干姜配伍时,那所获的结果就会完全两样了。”[4]



之后,随着中医现代化研究全面展开,曾经出现了很多新理论、新概念,如沈自尹提出生理性肾虚、隐潜性证、微观辨证;王今达提出急性虚证、菌毒并治;张绍英提出急瘀证;张瑞祥提出高原血瘀证;赖世隆提出血瘀证临界状态;孟仲法提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还有,南开医院吴咸中在中西医结合诊治阑尾炎中提出郁热期阑尾炎、蕴热期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等概念;中国医学科学院张锡钧教授提出“皮层-内脏-经络”概念;戴豪良提出“应变、应变体”以及“诊病析态的临床诊治原则”等概念。[5]这些概念和理论也都是通过中西医比照提出来的。


2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现象的解析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的本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这种现象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我们需要弄清楚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或者说现象所包含研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它能否实现。


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初,中国人对它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有些抵触,一些思想比较开明的医生引入并介绍了西方医学,王宏翰把西医和中医比照后,提出了新的学说。这样的做法最初或许只是为了体现中医的超强包容性,希望能在中西医比照研究中为中医增加新的内容,结果并未达到目的。


中西医汇通学派和中医科学化一派都主张中西医学理论的比照。


前者的目的是希望把两种医学理论互相解释、印证,以求二者在认识上相通,从而证明中医和西医其实阐述的内容一样,只是表述形式有所不同;


后者基于中医理论不明确、不可靠、不科学,只是经验很可贵,主张用科学方式来研究中医,撷取其中合理的理论认识。他们希望以西医为模版来改造中医的内容和形式,寻求与西医相吻合的理论内容和形式。


事实证明,前者的做法是徒劳的,毫无根据的牵强比附并不能为中医证明什么。后者的做法只会促使中医灭亡。



建国初期的理论研究中,医家们试图通过中西医理论的比照,实现中医与西医的沟通和对话,一方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更好地运用中医。


由于中医的临床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一直被人怀疑,原因是它不如西医说得明确具体,缺乏客观事实依据。于是,一些人就试图结合西医学把中医理论翻译为现代版理论,这种做法在当时很快盛行起来。


当然相同的行为背后不一定抱有相同的目的。一些人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用现代医学来改造传统中医理论;而另外有一些人则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说明中医理论如西医一样也是科学的。前者是中医科学化的延续,而后者则是中西医汇通观念的遗留。


既然中医有肯定疗效,是否就一定要用西医语言来描述才能说清楚,况且现有的西医水平能说清楚吗?即便我们完全实现了与西医的对话,中医要想取得肯定疗效还得回到传统的辨证论治。再者,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如果你用西医能解说中医,那么中医在你的解说中也就消失了。



对于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概念,它是中西医比照研究的产物。这些新概念正好体现出了两种医学理论的认识差异。


比如,生理性肾虚由生理和肾虚两个概念组成。生理是西医学概念,它是对正常生命活动本质的概括。它与病理相对,病理是对疾病本质的概括。


肾虚是中医的概念,它是对一系列特殊的症状、体征组合的概括。老年人自然衰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虚弱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人体体质自然衰老的结果,不是疾病导致,因此,西医称它为生理性表现。肾虚是中医对这些衰老症状的概括,它描述的是一种体质状态,并不是指病理状态。


由此可见,生理性现象和肾虚正是西医和中医对同一现象理解的差异。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很多中西医学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能反映出两种医学各自的优劣长短,由此,我们就可以基于优势整合的考虑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对于中医和西医都是进步,都是发展。


如生理性肾虚的概念一方面提示衰老是一种生理性自然现象,不要期望可以象疾病一样治愈;一方面告诉我们可以从肾虚体质去调养,可以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3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现象的讨论



根据前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不同时期带着不同目的开展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但是很多目的都是不能实现的,唯有中医现代化以后新概念的提出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于探索了一种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方案,但是试图以这种新概念为中医增加新的理论内容,那是徒劳无益的。


比如王今达提出的菌毒并治概念,中医有“毒”的概念,这个“菌”的概念你如何加进中医理论体系。再说,沈自尹提出的生理性肾虚概念,肾虚在中医理论里本不属于生理范畴,如何把生理性肾虚添加到中医里去。


当然,如果你承认中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医有存在的必要,那么试图用现代医学去解说和翻译中医,甚至以此来指导临床,这些都是多余的,不仅不会达到目的,相反,很可能会促使中医消亡。



我并不反对中医的现代化研究,相反,我还觉得很有必要。中医要走向现代化,并非一定要经过西医化改造,而是要根据未来医学发展要求改进中医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使它能更好地满足当前以至未来的临床需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


因此,我们采用现代哲学、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中医,不是为了彻底改造它,让它与西医融合,而是为了检验中医理论的合理性,提取其中合理内容,修正不合理内容,进而构建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


所谓科学理论体系是指这种理论能合理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在未来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中,我认为这种理论比照研究仍然应该存在,但是研究目的需要改变,即构建中医科学的理论体系,发现某一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最佳治疗方案。



基于建构中医科学的理论体系,未来中西医结合理论比照研究应该如何开展呢?


首先,我们需要在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成果基础上去检验和梳理出中医理论的合理内容与不合理内容。对于合理内容,我们要根据临床需求把它继承下来。对于不合理的内容,结合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我们要进行更正修改,提出合理的内容。


比如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多虚”,“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但是,研究中发现,临床上危重病人及急性衰竭病人通常表现出虚证。潜水病病人多表现为血瘀证。


这说明中医原有的理论认识存在欠缺,需要补充急性虚证、急瘀证的合理内容。


其次,要借助现代逻辑把这些合理内容组织起来,构建出新的中医理论体系,使它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最后,在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针对某一种具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比如,通过对感染性中毒性休克发病机理的研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有学者认识到西医抗生素等杀菌抑菌的病原疗法,难以解决其内毒素中毒性损害问题。然而很多清热解毒中药则具有抗毒解毒作用,于是,它们提出在运用抗生素等杀菌抑菌疗法同时,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抗毒解毒。这种联合疗法称为菌毒并治。这就是针对感染性休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文康.中西医结合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2]金寿山.伤寒实用节要.新华医药,950.1(8):8

[3]任应秋.中医治疗新评价.新中医药.1953,4(10):9

[4]陆闻鸿.关于伤寒论八个姜附方剂的讨论.新中医药,1955.6(11):26

[5]杨云松.传统中医文化与中医现代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注:文章原名《中西医理论比照研究现象的解析及讨论》,发表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31卷第3期,收录于著作《中西医学的碰撞与融合》。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当分子生物邂逅中医中药

中西医结合的前世今生

中西医的区别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