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桃花︱荒烟蔓草中,笑靥亦动人

2020-11-04 07:18:36

地桃花
学名:Urena lobata
别名:肖梵天花,田芙蓉
锦葵科梵天花属
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


印象中,夏天不仅是属于睡莲与荷花的,亦是属于锦葵科的。此科多名媛,木槿,朱槿(扶桑),悬铃花,金铃花,吊灯扶桑,个个姿色美丽。


相比之下,野生的地桃花就像朴实可喜的村姑,别有一番风韵。


野花不比家花,普遍花期都很长。地桃花可以从夏天一直开到十月底去,同时,勤劳地结出一茬又一茬的果实,生命力着实旺盛。


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米


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


花瓣5枚,长约15毫米


雄蕊柱上的花药仅外部着生


花柱分枝10个,是梵天花族的特征

 
地桃花来自锦葵科里相对陌生的一个属:梵天花属,这个名字好好听啊。这一属最独特的特征是:成熟果实外面有锚状倒刺毛。学名Urena lobata已指出了地桃花的两大特征:果有刺(Urena,刺人的),叶浅裂(lobata:叶浅裂的)。


果扁球形,直径约1厘米,分果片被锚状刺


地桃花一身上下,叶子形状多变,这是识别她的很重要特征。她的下部叶近圆形,掌状3-5浅裂;向上部逐渐过度到披针形或长圆形,不分裂。同时,如果你遇到地桃花,别忘了把叶子翻过来瞅瞅背面,它是典型的叶两面异色:正面绿色,背面绿白色。而且,叶子两面都是毛乎乎的,手感颇为粗糙。

顺便说,遇到一种新植物时,把叶子翻过来观察其背面是一个极好的习惯,我强烈推荐。叶子下面往往隐藏着很多秘密信息,以便于我们找出它们的真实身份。


下部叶近圆形,掌状3-5浅裂


叶正面绿色,背面绿白色;上部叶披针形或长圆形


中国植物志上说,地桃花是“我国长江以南极常见的野生植物”,我很庆幸自己遇到并认识了她。相比起很多花色艳丽的外来栽培物种,我对土生土长的花花草草更情有独钟。这些土著植物可能没有引进的洋品种颜值那么高,但几千年来一直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活在我们的历史中,有故事有回忆。

更何况,她们自生自长,开花结果,人格独立,并非为了取悦人类而存在。

地桃花在各地别名众多,也间接证明了她常见的程度。中国植物志里一口气列出来十几个,足以证明这种野花深入人心的程度,各省的同学快来对号入座吧:

肖梵天花(广州植物志),野棉花(浙江、湖北、四川、广西),田芙蓉(贵州),黐(刺、痴)头婆、大叶马松子(海南),粘油子、厚皮草(四川峨眉),野鸡花(云南),迷(尼)马桩(棵)(贵州西南至云南东南),半边月(广西),千下槌(江西),红孩儿、石松毛、牛毛七、毛桐子(四川)。



地桃花“喜生于干热的空旷地、草坡或疏林下”。我第一次遇见她,就是在长江边的荒烟蔓草中,大丛大丛的花枝向着江心倾斜,粉色的小花疏疏落落地开着。这里原是一片荒坡,居然被周围的居民开垦出来,种上了很多菜。有一次,我去看花,旁边一位老阿姨在给她的菜浇水,攀谈起来她问我:“这花有什么用嘛?”

我说:好看啊!

其实,地桃花真是有用的,其根或全草可入药,秋季采摘,鲜根煮水饮用或晒干均可。祛风利湿,清热解毒,记载见于多部药典。随手摘抄两个方子:


治风湿性关节炎:肖梵天花鲜根一至二两,猪脚一只。酒水各半,炖三小时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毒蛇伤、急惊风、破伤风、哮喘:生地桃花二两,捣烂,糯米泔水(如无糯米,普通米亦可)四两,和匀,滤取汁,内服。蛇伤须用渣敷伤口周围。惟“虚寒者忌服。”(《广西药植图志》)


 
部分图片由 @咫尺 提供,谢谢哦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植物上瘾者

微信号:plantfiend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