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暖阁| 身边中药识多少? 清热解毒篇(二)

2020-11-01 15:30:28


中药

一个自带古色古香的词



它生于自然,吸吐天地精华,以纤弱的、静止的身姿,以内心的意志与信念,以始终不渝的爱,在多灾多难中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小编将继续带领大家走进主任中药师熊鹏辉的中药世界,认识身边的中药神奇。


百两金


我是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以根或全草入药。于海拔300-1500m的山谷、山坡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于石门蒙泉两合口、皂市岩湾等。



 识别特征 

常绿半灌木,根断面淡红色。单叶互生,叶膜质,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边缘近全缘或微波状,常稍反卷,两面及叶缘有细小透明油点。夏季在茎梢开紫色小花。核果球形,成熟时猩红色,有赤褐色斑点。

 功用 

清热利咽、祛痰利湿、活血解毒。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疔疮、无名肿毒、蛇咬伤。


朱砂根


我是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以根或全草入药。生于海拔1400m以下的林阴下或灌木丛中。分布于石门浮山垭、皂市岩湾等。



 识别特征 

李时珍曾描述:"朱砂根生深山中,苗高尺许,叶似冬青,叶背尽赤,夏日长茂,根大如筋,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常绿小灌木,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有隆起的腺点,边常有皱纹或波纹,背卷花序伞状或聚伞状,顶生,花白色或淡红色。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有黑色的斑点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风湿热痹、黄疸、痢疾、跌打损伤、流火、乳腺炎、炎。


刺蓼


我是蓼科植物刺蓼,以全草入药。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沟边、路旁或山谷灌木丛中。分布于石门罗坪村、蒙泉将军山等。



 识别特征 

茎蔓生,有四棱,红褐色,倒生刺。托叶鞘短筒状,叶片三角状戟形,边缘有细毛和钩刺,背面沿脉疏生刺。花序头状,花被粉红色。坚果近球形,熟时黑色,包在宿存的花被内。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散瘀消肿。主治痈疮疔疖、毒蛇咬伤、湿疹、黄水疮、带状疱疹、跌打损伤、内痔外痔。


大青


我是马鞭草科植物大青,以根及茎、叶入药。生于海拔1850m以下的平原、路旁。分布于石门西溶、蒙泉将军山、蒙泉梭金山等。



 识别特征 

灌木叶片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通常全缘,背面常有腺点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冠白色果实球形或倒卵形,成熟时蓝紫色,为红色的宿萼所托。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等。


金线吊乌龟


我是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以块根入药。生于山谷林下、灌木丛中。分布于石门蒙泉将军山、所街麻纳峪等。



 识别特征 

草质藤本块根团块状或近圆锥状生有许多突起的皮孔小枝紫红色,纤细。叶纸质,三角状扁圆形至近圆形雌雄花序同形,均为头状花序核果阔倒卵圆形,成熟时红色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苣荬菜


我是菊科植物苣荬菜,以全草入药。生于海拔250-1000m的溪边、田间草丛中。分布于石门新关升子峪、石门十九峰等。



 识别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地下根状茎匍匐。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浅裂,基生叶具短柄,茎生叶无柄。头状花序顶生,花全为舌状花,鲜黄色。瘦果,有棱。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咽喉炎、急性痢疾、阑尾炎、乳腺炎、肠炎、遗精、白浊、吐泻、肺脓疡、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疗疮疖肿毒、痔疮肿痛、烫伤。


犁头草


我是堇菜科植物犁头草,以全草入药。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木丛中。分布于石门白云山、夹山、十九峰新坪、石门西溶、石门楚江镇等。



 识别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丛生,长卵形至三角状卵形,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花瓣紫色。蒴果长圆形,裂瓣有棱沟。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疔疮痈疽、丹毒、痄腮、乳痈、肠痈、瘰疬、湿热泻痢、黄疸、目赤肿痛、毒蛇咬伤等。


蒲公英


我是菊科植物蒲公英,以全草入药。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田间。分布于石门红土坡、车湾、所街柳仕坡、石门西溶等。



 识别特征 

草本。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头状花序,舌状花黄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冠毛白色。

 功用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


青牛胆


我是防己科植物青牛胆以块根入药,药名“金果榄”。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山谷溪边疏林下或石缝间。分布于石门壶瓶山象鼻子沟、观国山等。



 识别特征 

常绿缠绕藤本,块根卵圆形,常数个相连,表皮土黄色。叶互生,叶片卵形至长卵形,先端锐尖,基部圆耳状箭形。花近白色,核果球形,红色。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白喉、痄腮、热咳失音、脘腹疼痛、泻痢、痈疽疔毒、毒蛇咬伤。


十大功劳


我是小檗科植物十大功劳,以根、茎及叶入药。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坡灌木丛中、路边,也有栽培于庭园。分布于石门罗坪村、蒙泉梭金山、维新大兴峡游河、壶瓶山等。



 识别特征 

常绿灌木。叶革质,奇数羽状复叶,每个复叶上着生5~9枚小叶,小叶呈长椭圆形或狭披针形,边缘有刺针状锯齿。总状花序,小花黄色,无花梗。浆果,近圆形,蓝黑色。

 功用 

清热解毒,燥湿补虚,止咳化痰。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烦,黄疸、泄泻、痢疾、目赤肿痛、疮疡、湿疹、烫伤等。


温馨提醒

是药三分毒,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

下期将为大家讲述

关于中药的故事

敬请期待!


图文:熊鹏辉

编辑:伍云丽

初审:陈知音

终审:杨海荣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