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石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服务站适宜技术服务指导

2022-08-18 09:35:37


 


技 术 列 表

1.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2.放血疗法治疗高烧

3.急性中风意识障碍的手十二井穴刺络 放血急救治疗技术

4.背部拔罐治疗中暑

5.温和灸足三里防治慢性胃病

6.手指点穴(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治疗晕厥病人

7.刮痧治疗颈椎病

8.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适应症

拔罐、放血、刮痧、针灸、手指点穴、艾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社区适宜治疗的疾病有:中暑、高热、颈肩腰背痛、高血压、哮喘等。

拔罐、放血、刮痧、针灸、手指点穴、艾灸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等均严禁。

2、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均严禁。

3、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干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熏洗。

4、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

5、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

6、肿瘤、血友病、紫癜病患者以及其他危重传染病均不宜。

晕痧(针、灸、放血、拔罐)的处理

1.症状:治疗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

2.原因: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操作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

3.预防:初次针灸、精神紧张、身体虚弱、最好选卧位,选穴少、手法轻,饥饿、疲劳、大渴时不宜针。

4.处理:立即停止所有操作,全部起针和火罐。患者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灸百会。若不醒人事、配合其他措施。

1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目前口服降压药物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最常用的疗法,这种治法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减少或不用药物控制血压,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所谓耳尖放血法,就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对于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迅速,副作用小,适宜推广。

放血工具:三棱针。 

持针姿势: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

操作方法: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佳。针刺前在耳尖的位置用手指推按,使血液积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固定耳尖,右手持针直刺1-2mm,快进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右手捏干棉球将血液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液,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疗程:一般隔日一次,一周治疗3次,12次(即1个月)为一个疗程。初次治疗取双侧耳尖放血,以后两耳隔次交替操作。

注意事项:1.疼痛感较明显,术前做好解释工作。2.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以防感染。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4.避开动脉血管,如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

适应症:1.年龄在18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口渴,脉弦等。


2

放血疗法治疗高烧


发热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病因有外感、内热之分,虚、实不同,治疗多采用西药静脉点滴、中药汤剂内服。采用十宣、大椎穴刺血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十宣具有开窍泻热的作用;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单穴使用或者多穴相配点刺出血,疗效迅速,体温稳定不反弹,且方法简单。

操作方法: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俯卧位为佳。1.十宣穴: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捏住最末节指间关节,右手持针对准手指的指尖(十宣),直刺1-2mm,快进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一次最多放5个指尖,以免病人过度疼痛不配合。2.大椎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4-6下,然后用气罐拔罐10分钟,出血量可达10-20ml,出血越多越好。起罐后,清理干净。1和2可配合使用。

疗程:一般每日一次,3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1.放血前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前必须吃东西,待休息平静。

3.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随时关注患者在放血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反应。

5.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

适应症:包括小儿肺炎、腮腺炎、扁桃体炎、成人感冒、中暑及妇人产后发热、经期发热等十余种。

3

急性中风意识障碍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治疗技术


中风急性期的患者大多数有脑血流的异常,脑血流的改善对中风患者的神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可使血流减速性中风患者颅内主要血管的血流速度加快;使血流加速型中风患者的血流平均流速减慢。表现出良好的双向性良性调整作用。

十二井穴:指手指端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六穴(左、右共十二穴),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旁0.1寸;商阳,食指末端桡侧指甲旁0.1寸;中冲,;关冲,无名指尺侧指甲旁0.1寸;少冲,小指桡侧指甲旁0.1寸;少泽,小指尺侧指甲旁0.1寸。

操作方法:先左手后右手,以三棱针针刺手十二井穴,出血量为5-7滴。急救时可临时使用,也可按疗程。每日一次,针14次为一个疗程。

适应症:1.发病后3日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2.具有典型的中风发作方式且经CT证实。

禁忌症:1.小脑、脑干出血或梗死者。

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3.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4

背部拔罐治疗中暑


拔罐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现代医学认为,本法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罐内有负压作用,可致机体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使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而发生淤血;同时对皮肤及浅层肌肉产生良性刺激,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如背部拔罐法,可引起背部发生持续一天以上的舒适感与反射性温热感。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解开衣服充分暴露背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取一气罐放于背部,把拔罐手柄置于罐上,拉动手柄产生负压后,拔下拔罐手柄。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使浅层皮肤和肌肉吸入罐内,轻者皮肤潮红,重者皮下淤血紫黑。拔罐顺序一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位置在脊柱两侧的菱形肌与竖直肌走行处。罐间距离宜适中,成年人一侧一般不要超过5个。启罐时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住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自落。也可拔起出气阀门,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注意事项:1.患者感觉吸拔部位明显疼痛或烧灼、麻木,多为吸拔力过大;若患者毫无所觉,多为吸拔力不足。2.拔罐期间,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胸闷心慌,甚至晕厥、脉细弱等晕罐征象,应及时启罐,并参照晕针处理。(患者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灸百会。若不醒人事、配合其他措施。)

适应症:中暑后有明显不适的患者。

5

温和灸足三里防治慢性胃病


温和灸属于艾卷灸之悬起灸的一种,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的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可用于慢性胃病和保健等。

操作步骤:足三里是预防和治疗胃病的有效穴位,它位于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可采用艾条熏烤穴位的方法,一般每次5-1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一日2次即可,操作时最好要使穴位局部有酸胀感.

要点:1对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患者,应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测知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2灸治时应注意艾条和皮肤之间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又要达到足够的热力,特别要注意不同病症和患者之间的差异。

6

手指点穴(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治疗晕厥病人


点穴疗法是在患者体表穴位和特定的刺激线上,运用点、按、拍、扣、捶等不同手法,促使机体的功能恢复正常,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步骤: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合谷位于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足三里位于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要点:1.点穴治疗后患者往往在施术部位有酸、胀、麻、热、抽动感,此为正常现象。

     2.在运用手法时,应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手法不宜过重,以防造成骨折。

适宜症:此法以医者以拇指甲尖,按掐患者以上穴位,以适当的力量按掐,连续数次。多可迅速复苏,但应注意这种方法来不及送医时的权宜之计,如有原发病,还须积极救治。

7

刮痧治疗颈椎病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人体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磨擦患者某处皮肤,使局部皮肤充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系一种纯自然疗法。

刮痧用刮痧板刮,刮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1)刮痧油  选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肌发表、透痧止痛、滑润肌肤等作用。适用于成人,刮痧面积大,皮肤干燥者。2)刮痧乳  选择天然植物所合成。有改善血液循环,促新陈代谢等作用。宜于儿童、面部刮痧时。3)水和凡士林等润滑剂

操作步骤:首先我们要从发际线开始沿着颈椎一直刮下去,直到腰际,然后继续从发际线出发,在颈椎两侧有两根经络,沿着这两根经络开始刮。直到出痧,最后刮脖子到肩头的两根经络。

适应症:社区适宜治疗的疾病有:中暑、痛风、颈肩腰背痛等。

8

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天灸利用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因应节气,协调人体身上的阴阳。调理体质。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在一年最炎热的夏季以及冬季最寒冷的日子,以温热刺激的中药制成药饼,敷贴在指定穴位,作用是激发经络,调整内在脏腑气血功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操作步骤:根据穴位的主治病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常用中药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也减少过敏症状。姜汁具有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10余日一次,每年3-4次连续3年。 

要点:1.治疗期间少进食生冷。甜食。油腻。酸。辣等刺激食品

      2.少数患者在贴服后出现全身瘙痒难忍或荨麻疹等情况,请立即停止贴服,来院就诊。

      3.少数人士在贴敷局部可能会遗留色素沉着或小瘢痕,这是贴敷的正常反应缩短贴敷时间,可避免和减少这种可能。

      4.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风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

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患者。  

      2.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以及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

      3.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网球肘以及关节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等慢性疼痛患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哦~
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分享
至朋友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