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舌上脏,就怕舌上光!

2021-04-23 14:15:33




中医学认为“心开窃于舌”,“舌为心之苗”,并把舌面分为四个区域和五脏六腑相应,即:


舌尖区属心、肺,

舌中部属脾、胃,

舌根区属肾,

舌的两边属肝胆。


据此,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是指以心为中心的五脏六腑,那么舌就是反映五脏六腑状况的一面镜子、一块标牌了。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鉴》等,可算是一语道破真谛。


俗话说:


"不怕舌上脏,就怕舌上光"。

"舌上脏",指舌上有物;

"舌上光",指舌上无物。

舌上之物,苔也。

舌上有苔则“不怕”,舌上无苔而“怕”



人正常的舌呈淡红色(如上图)


质地柔软,活动自如,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燥适中的白苔,中医常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首先要观察舌体,从颜色、形状、动态上去辨别脏腑精气的盛衰存亡和疾病的预后转归。


舌体浅于常色而呈淡白颜色:虚寒


中医说舌苔是由胃气蒸腾而成,它的变化对诊断疾病有积极意义。当病人表现为白苔时,病情是比较轻浅的,多表现在外感风寒或一般性感染的患者身上。


舌体深于常色而呈红色或深红色:热病


舌体深于常色而呈红色或深红色的,多表现为热病。


前者热轻,如感染性疾病、高热、肺炎等;


后者热重,如慢性消耗性的结核、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败血症等。


生成这种颜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疾病使机体的基础代谢增高,舌发生炎性充血,血管扩张,加之黏膜萎缩变薄,使血色易于透露的缘故。


舌体呈青紫色:有寒有热


舌体呈青紫色的,有寒有热,但多与瘀血有关,如慢性肝炎、肝硬变、呼吸循环衰竭、缺氧症等。


现代研究认为,它的形成主要和静脉瘀血、缺氧等因素使血液中还原血色素增加有关,因为这种血色素的颜色特别青紫,另外也和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相对缓慢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如果病人的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滑如镜,成为中医所说的“镜面舌”的情况,应视为疾病向严重处发展和病情由简单变复杂的表现。这说明患者阴液枯竭,胃气大伤,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扭转战机。


由此看来,“不怕舌上脏(有舌苔),就怕舌上光(无舌苔)”的说法是完全符合科学的。

张汉臣是山东省名老中医,其小儿推拿手法被誉为“张汉臣推拿手法”,并形成流派。他独创了自己的手法——捏挤法;出版了《小儿推拿学概要》《实用小儿推拿》等书;对小儿推拿穴位进行解剖学定位,使小儿推拿穴位精准化。

张派小儿推拿特点是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将小儿推拿概括为“一掌四要”。一掌,掌握小儿无七情六欲之感,只有风、寒、暑、湿、伤食之症的生理特点。四要,一要辨证细致,主次分明;二要根据病情因人制宜;三要取穴精简,治理分明;四要手法熟练,刚柔相济。治疗方法将中医学中的“治疗八法”融入小儿推拿的治法当中,讲究小儿推拿的“补泻”方法。

张派有10种手法,如临床常用的推法,尤其是直推法,其要领为轻而不浮,快而着实;行如直线,不得弯曲;肩肘要放松,指要伸直,以前臂及肘带动指的运动。直推法在小儿推拿当中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是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故要牢牢掌握该手法的操作、要领、作用、补泻方向。小儿推拿成败,手法是关键,而直推法又为小儿推拿治病的关键,其功用:疏通经络,活气血,发散风寒,清热止痛。常用揉法与直推法一样,也是治疗的关键,故临床一定要掌握好操作要领。揉法中以中指揉最为常用,除掌握操作方法之外,主要掌握动作要领,方能达到用之应手、手到病除的目的。其手法要求:提出手法因人因病制宜。

其常用穴57个,独创4穴(肾纹、肾顶、新建、新设)。肾纹、肾顶早已收入十一五高校教材57穴,但常用也就十几个,按使用小儿推拿手法中穴位使用的频次及频率表现,排到前十几个穴为:补肾、二马、小天心、清天河水、四横纹、逆运内八卦、板门、肺金、乙窝风、补脾、合谷、外劳宫、六腑、神阙、分阴阳、小横纹等。


增值服务:凡参加张汉臣派小儿推拿课程的学员可以报名考取中医小儿推拿师证书费用3980元。


其流派以“望诊最为出名


北京中康针联医学研究院将于2018年1月6日-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

1、张汉臣派小儿推拿望诊培训班


开班时间:2018年1月5日---8日(5日全天报到)

开班地点:山东青岛

费用:4000元

主讲老师:田常英



田常英教授

田常英副主任医师师从于张汉臣,是张派小儿推拿第二代传人同时也师从三字经派李德修老师,是目前唯一一位师从小儿推拿三大流派其中两家的传人,并得到了其精髓,田常英教授从事小儿推拿工作56年,继承和发扬了张汉臣派的小儿推拿,并将推拿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是国内公认的小儿推拿泰斗。



望神

  以目光、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是判断临床预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环


节。(见望神)一般分为“有神”、“无神”和“假神”三种。


望面色


  以面部颜色光泽变化为主要内容,包括面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与出


现的部位,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和病邪所在的部位。


望形态


为通过观察病整体和局部形态的改变进行诊断的方法。久病和遗传性疾病因素诊断。


望五官


  五官(目、耳、鼻、口、舌)与五脏气血盛衰有关,望五官神色形态变化,可直

接诊察脏腑病变。


望头发

 

通过色泽的变化,诊断患者身体状态。


张汉臣派小儿推拿实用技法复式手法(复式手法)


在田常英教授编著的《小儿推拿实用技法》中称“大手法”、“大手术”、“十三大手法”、“复式手法”等,是小儿推拿中特有的一些操作方式方法。这些方法既有一定的姿势,又有特定的名称,还有一定的主治作用,总之就是一种或几种手法在一个或几个穴上进行特定的操作。现称“复式操作法”。


复式操作法

复式操作法的名称是特定的,这些名称来源不同,如有的根据操作形象而定,如“水底捞明月”等;有的根据手法名称和操作的穴位而定,如“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马过天河”等;也有根据操作的功能、主治而定,如“按弦走搓摩”等。



2018年1月9日---2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张汉臣派小儿推拿临床带教培训班

开班时间:2018年1月9日---28日(9日全天报到)

开班地点:山东青岛

费用:7800元

主讲老师:田常英




复式操作法有的是同名异法,有的虽操作基本相同而名称不同。但不管名称不同或名同效果不同,这些操作方法有着独特的疗效而沿用至今,仍有治疗价值。现将临床常用的复式操作法介绍如下:


(一)   黄蜂入洞:


1. 操作:术者一手扶小儿头部,另手食、中指分开,指面紧贴鼻翼,推至两内眦,即紧贴鼻梁两侧上下揉动,一般20~50次。

2. 功用:通鼻息,解表发汗。

3. 主治:感冒、鼻塞、流涕、呼吸不畅、鼻息肉、急慢性鼻炎、能发汗退热。

(二)   苍龙摆尾:


1.操作:右手拿小儿左手食、中、无名三指,左手自总筋至抖肘来回搓揉,拿住抖肘处,右手持小儿三指摇动。次数5~10次,摇10次。

2.功用:开、通便、退热。

3.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咳喘。

(三)   凤凰展翅;

1.操作:以两手食、中指固定患儿腕部,同时以拇指掐小儿精宁、威灵二穴,并上下摇动如凤凰展翅之状。次数20~50次。

2.功用:救暴亡,舒喘胀,除呃逆,定惊。

3.主治:惊风,抽搐,呕吐,咳喘。

(四)   赤凤点头:


1.操作:用左手托小儿抖肘,右手捏患儿中指上下摇之,如赤凤点头之状。次数20~30次。

2.功用:消肿,定喘,通关顺气,补血宁心。

3.主治:闷气喘,烦躁不安,佝偻病,昏迷不醒。

(五)   猿猴摘果:

1.操作:以双手食、中指分别夹住患儿两耳尖向上提,再捏两耳垂向下扯,如猿猴摘果之状。向上提、向下扯各10~20次。

2.功用:镇静安神,除寒积,化痰涎,退热。上提配合百会有升阳举陷之功。

3.主治:惊悸不安,寒热往来,疳积,食积,痰涎。

(六)   运土入水(运水入土):

1.操作:自拇指端桡侧缘起,经拇指根至手掌边缘,经小天心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称运水入土。次数100~300次。

功用:

(1) 运土入水: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

(2) 运水入土:健脾而助运,润燥而通大便。

2.主治:

(1) 运土入水:常用于新症、实症,因湿热内蕴而见小腹胀满,小便赤涩、泄泻、痢疾等症。

(2) 运水入土:常见于脾胃虚弱而完谷不化,腹泻、痢疾、疳积、便秘等症。

(七) 水底捞明月:

(水中捞月、水里捞月、水中捞月亮)

1.操作:凉水滴在内劳宫上,在掌心做旋推,或由小指端推运起,经小横纹、坎宫向内劳宫按之或边推边吹气。现临床多用于拇指面从患儿小指面推向指跟,再经小横纹推至乾宫转向小天心,从小天心至内劳宫点按速拂起为1次。次数:10~30次。

2.功用:清热凉血,宁心除烦。

3.主治:高热、大热、对于高热烦躁,神昏谚语,属于邪入营血的各类高热实症,尤为适宜。

(八)按弦走搓摩(此法治积聚,屡试屡验):


1.操作:医者在小儿身后或在前,令小儿双前臂上举交叉放在肩或头上。医者用双掌从两腋下协肋处,自上而下搓摩至肚角止。次数50~100次。

2.功用:导泻,行气,理气化痰消滞。

3.主治:闷气喘,咳嗽,痰喘积滞,气促不消,腹胀闷等症。

(九)开璇玑:

1.操作:先从璇玑穴延每个肋间隙(左右各4个,止于䐺中)自上而下从骨缘向两侧分推至腋中线,每个肋间隙推3~5次,称推八道;继揉䐺中或分推䐺中;再从骨柄推至鸠尾(降逆作用),反之从鸠尾推至骨上(有升提作用,可催吐),再从鸠尾推至脐20次,继分腹阴阳50~60次或从脐向两侧分推或摩腹100~200次,最后由脐直推至小腹100次,称开璇玑。(可根据病情,选做法及量)总时间约3~5分钟。

2.功用:宣通气机,止咳化痰,降逆止呕,消食化积。

3.主治:闷,痰喘,呃逆。呕吐,食积,腹胀满,腹泻,以及泌尿、生殖系统诸病症。

(十) 总收法(按肩井法):

1.操作:医者以左手中指掐按患儿肩井(在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陷中),再以右手拇、食、中三指紧拿小儿食指和无名指,使患儿上肢伸直摇之,或上下点摇。次数:摇20~30次。

2.功用:通一身之气血。

3.主治:诸症推毕,均用此法收之。

(十一)打马过天河:

1.操作:医者用左手托小儿左前臂腕部,使掌心向上,右手中、食指并拢用指端从小儿总筋、内关、间使、郄门至曲泽各穴弹打3次为一遍,共3遍为一次治疗。

2.功用:清热除烦,镇惊利尿,通经活络,行气血,泄心火。

3.主治:一切实热、昏迷、惊厥、前臂麻木。常与六腑、水中捞明月、小天心、补肾配用。

(十二)摇抖肘法:


1.操作:医者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托小儿抖肘,右手拇、食二指叉入虎口,同时用中指按定天门穴,然后屈患儿之手上上下摇之。次数20~30次。

2.功用:顺气活血,通经活络。

3.主治:气血虚弱,睡卧不安,佝偻病,贫血。主要用于虚弱儿或推拿保健用之。常与脾、肾、三关、足三里配用。

(十三)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脐即肚脐,龟尾在脊的最下端闾尾穴;七节骨现代用从第4腰椎起尾骨端成一直线。

1.操作:先用一手三指并拢揉脐0.5~1分钟,继拿托揉鱼尾,后推七节骨。至于补泻法根据辩证,虚、久病用补法,新、实证用泻法,从尾骨端上推为补,自第4腰椎向下推至脊端为泻。

时间:揉脐及龟尾各1分钟,向上或向下推七节骨1~1.5分钟。

2.功用:能升能泻。

3.主治:泄泻,痢疾,便秘,脱肛等。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增值服务:凡参加张汉臣派小儿推拿课程的学员可以报名考取中医小儿推拿师证书费用3980元。





                              


医学传承整脊网

强烈推荐: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每天都有精选医学好文章免费分享!

136 -9144-7259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