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文明病”的最佳膳食

2020-11-18 15:53:23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了评估,遗传因素居于首位,为15%;膳食营养仅次于遗传,为13%;其作用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


中餐主食是五谷杂粮和豆类;副食包括蔬菜水果、菌类和藻类,并搭配少量肉类与蛋类;茶为大众化的天然饮料,并成为居家过日子的“开门七件事”之一;烹调大多使用植物油;调味料有大豆酱、酱油、醋、豆豉等发酵食品;食用糖较少且多为红糖。其特点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物中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占人均膳食总量60%~65%的谷物;蔬菜水果摄入量丰富;动物性食物搭配合理。国际营养学界认为,这是预防“文明病”的最佳膳食。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中餐有主副食之分,主食即五谷杂粮,谷物的全面营养和保健功效,使中国人坚信“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中医评论健康常用“精、气、神充足”来描述,精字与繁体字“氣”中都有“米”,祖先称“世间万物米称珍”,可见先人已认识到五谷杂粮对健康的重要性。现在有些人为了减肥,只吃副食不吃主食,殊不知“脂肪只能在碳水化合物的‘火焰’中燃烧”。


主食每天需要300500克,不同的谷物营养成分不同,所以要粗细粮搭配。粗粮消化吸收慢,可延长饱腹感,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慢。中餐膳食纤维丰富,日平均摄取量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推荐量相近,对预防肿瘤、高血压、高脂血症有积极意义。



荤素搭配,酸碱平衡


荤素搭配合理,膳食才能保持酸碱平衡。在酸性体质下免疫力会下降,无法防御病菌与病毒的侵袭。蔬菜、水果是呈碱性食物,“是维持酸碱平衡的使者”,食后能迅速中和酸性代谢产物,使各器官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吃了鸡鸭鱼肉后会感到“发腻”,殊不知这就是“轻度酸中毒”的表现。


膏粱厚味,肥甘酒酷往往会酿成湿热,造成肠胃运化失职。所以中餐注重主副食搭配,饭配菜、荤配素、点心包馅、面条加臊子、素菜荤炒、荤菜素炒,养成“每食不用重肉”、节假日“打牙祭”的习惯。



杂食者,美食也



“食不厌杂”,从人类进化史看,不同基因型的植物可以使土壤中更多的营养成分进入食物链。众多长寿老人以素食为主、食品多而杂,就很有说服力。


豆类素有“植物肉”和“绿色牛乳”之誉,与谷物同食可优势互补。每人每日应摄入50克豆类,占膳食总量的9.5%左右。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不同品种的蔬菜,营养成分差异很大。柿子椒和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橙黄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多种蔬菜搭配,才能收到营养素互补的效果。不同颜色的蔬菜营养价值顺序是:绿色>红紫色>黄色>白色,深色蔬菜含生物活性物质丰富,抗氧化能力强。水果富含有机酸和酶,能促进食欲,增强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膳食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



清代名医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宜,而可祛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分,绿豆性寒无毒,清热解毒;菊花苦平无毒,清热明目;羊肉大热无毒,补虚祛寒,效同人参。西瓜寒凉,有“天生白虎汤”之誉,适于发热口渴、尿赤的食疗。百姓夏天喝绿豆汤、菊花茶,西瓜为餐后水果;冬天则食涮羊肉。不同季节的食物选择,正是基于对食性与功能的了解。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秋冬季节滥用冷饮,大吃冰激凌,与“秋瓜坏肚”的危害并无二致。


饮食调理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要关注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有利阴平阳秘。少年儿童不宜盲目进补,因为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容易“上火”,患皮肤病与哮喘病的人不要吃虾蟹、鲤鱼、公鸡等“发物”。螃蟹性寒,食用时要佐以姜末和醋。如果破坏摄食的四性平衡,自然有损健康。




五味调和,不可偏嗜



中医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辛味宣散、行气血、润燥,用于治疗感冒、气血瘀滞、筋骨寒痛、痛经等,典型的饮品有姜糖饮、鲜姜汁、药酒等。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如乌梅能涩肠止泻,加白糖可生津止渴。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之功。如糯米红枣粥可治脾胃气虚,羊肝、牛蹄筋等可治头眼昏花,夜盲。苦味有下泄作用,用于治疗热证与湿证,如苦瓜清热,明目,解毒。咸味有软坚、散结、润下的作用,治疗热结不利,海带消痰利水,海带绿豆汤可治疗热痒。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人该怎么吃》 赵 霖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