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脾胃病的常用方药,老中医毕生心血共享!

2020-10-30 13:09:08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之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靠它提供营养物质。但凡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常常表现为面黄肌瘦、五脏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这些令人头疼的症状,都可能出现。若脾胃出现病变,身体健康便会受到影响。治疗脾胃病,中医也很在行。今且分享一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药!


选方用药师古不泥古,仲景之重胃气、建中气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经验方建中失笑散即化裁于《伤寒论》小建中汤;金元时期李东垣重视脾气升发一面,用药轻灵,健脾益气药的使用亦多药量不大,补而不滞。经验方加减薏苡竹叶散即化裁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湿热相关内容。古人的经验虽然宝贵,但在临床应用时,又灵活化裁,圆机活法,本着“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

具体用药方面:

健脾补气药:

临床上常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气虚重者,党参可易红参粉3克冲服。对于偏于阳虚的患者,补气即可温阳,尤其是党参、黄芪,而少用附子、肉桂等温燥药,益气健脾即可达到回阳的目的,而过用温燥药往往会导致温燥伤阴之弊。

行气和胃药:

轻者多用厚朴、清半夏、砂仁、木香,重者加用檀香、沉香。

化瘀药:

久病虚者加生蒲黄、五灵脂;实证多用三棱、莪术;三七粉虚实均可用。

制酸药:

实证用吴茱萸、黄连;虚证多用川贝粉、海螵蛸或红豆蔻。

清利湿热药:

常用生薏苡仁、竹叶、白豆蔻,清热解毒用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该三味药同用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

消积导滞药:

常用炒谷芽、焦四仙、莱菔子、鸡内金、大黄炭。


此外,应善用现代药理知识:川贝粉、红豆蔻有较好的抑制胃酸作用,传统的具有抑制胃酸作用的乌贝散,浙贝母改用川贝母效果更好,且一定要用川贝粉,不仅抑制胃酸而且解痉止痛;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在辨证的前提下应用,可使幽门螺杆菌转阴。



摘编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家庭中医药杂志微信(jtzyyzz )平台编校发布,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公众号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半夏

投稿邮箱:jtzyy@126.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板蓝根冲剂联盟